分享

本期人物

陈安宁

陈安宁
奇瑞常务执行副总

陈安宁在奇瑞堪称"大内总管",身兼数职,他说本来就"毅力不够",最后连跑步的习惯也荒废了。但最近一次,在尹同跃的邀约之下,他还是硬着头皮跑了"两圈",却由此引发他对"跑马拉松跟做企业"的思考。漫谈近两小时,喝着可乐、咀嚼着饼干,一个非马拉松爱好者的他,会跟我怎么聊马拉松与企业的关系?

(袁桂远发自芜湖、广州)奇瑞500万辆下线仪式过后,陈安宁本应在午宴酒席上推杯换盏,却因为我的"不合时宜"约访,让他从熙熙攘攘的酒店宴会大厅,转移到几乎空无一人的行政酒廊。

或许,他应该感谢我的"救场",因为温和儒雅的他,似乎还带着工程师的特质,并不喜欢过分热闹的场面,对于杯中酒能免则免——他曾多次向我表达,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更喜欢当一个工程师,如工匠一般呆在作坊里敲敲打打。

只是有时历史洪流推着他走,容不得他选择,他现在早已不是一个专注于工艺的工匠,更多扮演的是"大内总管"的身份——他是奇瑞常务执行副总、观致董事长及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长。

礼貌起见,我去电梯门口迎他。惊奇的是,没有一个跟从者,他只身赴宴,手挽着一件灰色外套。

我们在电梯门口握手寒暄几句,边入内。

芜湖悦圆方酒店11楼的行政酒廊,是个景观很优的地方,透过整排的玻璃墙,映入眼帘的是延绵的湖光山色。

陈安宁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冬日的阳光打在他脸上,让他微笑着的面容看起来别样温暖、安详。我坐在他的对面,端详着他一番。他身着灰色竖纹西服,蓝色衬衣打底,一条黯红领带格外扎眼。

西服似乎永远是陈安宁的日常穿着,在公开场合,我没有见过他穿过西服之外的服装,唯一变化的胸前的领带。我猜想,因为奇瑞500万辆下线是个喜庆的日子,故他便选了一条喜庆色彩的领带。

这位长期被美式文化浸淫的海归博士,曾在福特汽车公司效力20余年,即使现在驻扎奇瑞逾5年,但仍然保持美式"绅士"做派——举手投足小心翼翼,谈吐温和,就连我们的点餐也是西式:意面、可乐。

显然,有些习惯并不会随时间轻易改变。我也一样,我接受不了吃面就着可乐,便要了一杯开水。

"跑马拉松跟做企业很是相似"

"我看你的气色,比8月份见你的时候,好得多,是不是跟你跑步有关?"我以此作为开场白。

"我的毅力不够,跑步并不多,你看我脸有点红,估计是衣服穿多了,热的。"他微笑着回答。我瞥了一眼,他搭在椅子上的外套,洒满从窗户投射的阳光,便朝他点点头。

不久前,奇瑞组织了一次全员马拉松(围绕着厂区跑),在尹同跃的鼓动之下,这几年极少跑步的他也参加了。他告诉我,他可能是这次马拉松活动跑得最少的一个,"公司对男生的要求是至少跑2圈,有的人跑好几圈,我跑了2圈,在合格线上。"

在陈安宁看来,对于一个极少跑步的人来说,跑完两圈(7公里)已是不易,"开始跑的时候我也没想过到我能不能跑下来,但如果没有'女士至少跑一圈,男士至少跑两圈'这么一个基本目标,我想我也坚持不下来。"

对于跑步,其实,陈安宁也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新手,在没有进入奇瑞之前,"我在美国有一段时间,工作比较稳定,出差比较少,日常生活比较稳定,那时我中午会去跑步,跑个5公里、10公里,一个星期跑两三次。"

这么好的习惯怎么不保持了,来中国就水土不服了?我问道。

"我在奇瑞的前两年还坚持一下,早上起来跑步,那时候出差也没现在多,那时候的业务也没有现在复杂,所以那时候早上起来一般能跑几公里,那是自己去跑,自觉性地跑,现在经常要出差了,晚上开会晚一点了,毅力不够了。"陈安宁话语缓慢,每个字都听得清楚,如同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孩在诉苦。

我听他如是说,脑袋不自觉地飘进一首歌,"时间都去哪了?"

2010年,陈安宁以副总及工程院院长身份加盟奇瑞,那时他只是负责产品,按照他的话说,"还有点时间跑跑步";2012年12月,他担任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长一职,时间开始向管理分割;2014年12月,他升任奇瑞常务执行副总裁,并担任观致汽车董事长一职,至此,他的时间被瓜分到管理当中,工匠身份尽失。

由于管理板块众多,琐事冗杂,加上"毅力不够",他就基本放弃了跑步的习惯。但时隔一两年,跑步风气愈浓,在奇瑞500万辆汽车下线的当下,他还是重拾了一回跑步——但这一次跑,比起前些年在美国跑要累。

事后,陈安宁总结这一次的马拉松第一圈为什么很累,原因是:前半段策划不够,是用一种试一试、业余的心态去做的。

艰难捱过第一圈之后,调整节奏的他,终达成目标,即使是最基本的合格线。他对我说,如果再继续跑下去,估计会出现"撞墙"的感觉。

"撞墙"是马拉松术语,是跑步者在比赛行进中面临的一种"临界状态"——身心从接近满负荷运动变为超负荷运动的时期,是面对疲劳与意志涣散的双重挑战,也是考验体力与毅力的关键阶段。

两圈之后,陈安宁及时停止,因为他平时缺乏系统训练,恐怕应付不了"撞墙"。不过,在跑步的过程中,除了在践行一场身体与意志较量的游戏之外,他最大的感悟是:跑马拉松跟做企业很是相似。

他说,"中国品牌做车企,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闭着眼先做一做,试一试,如我一样,先跑一跑,能跑多远不知道。"

的确,特别是中国最早一批中国品牌车企,很多都是"闭着眼先做一做",奇瑞也一样。18年前,尹同跃放弃了一汽车间主任的铁饭碗,带着几个小伙伴,在几间茅草房里创业,估计他们也没有想到,奇瑞能长成今天的模样。

不过,成功的,能够脱颖而出的还是少数,奇瑞算是几番大浪淘沙中幸存并幸运的一员。

"我觉得,奇瑞现在跑完一两圈了,第一圈也许是试一试,第二圈是半专业的,第三、第四圈一定要专业的搞下去。因为不是专业的已经搞不下去了,要搞也必须是专业的,要不然你就被别人甩下来了。"

"当我跑到第二圈3/4的时候,我想到这点。"陈安宁朝着我笑着说。

我点点头,因为也时常跑步的缘故,我知道有"策划系统性的跑"和"随性试一试的跑"的巨大差别,也能体会业余与专业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竞技水平。

奇瑞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于去年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过,如果将汽车市场竞争比作球队踢球,"那以前奇瑞是在业余队里踢,现在则要专业队里踢"。

向专业队靠拢直至成为专业队,是奇瑞这几年一直想要达成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把实施的所有的手段称之为"战略转型"。

从2010年开始,奇瑞将手术刀砍向自己,重组架构、打造体系;2013年,以砍掉瑞麒、威麟等品牌,回归"一个奇瑞"达到转型顶峰。

转型是为了明天的美好,但血淋淋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去5年当中,奇瑞退居中国车企的二线阵营,自主品牌阵营中的老大地位早已被取代。如时间倒推10年,奇瑞一直是自主品牌销量冠军,长城、长安、吉利望其项背。但目前,奇瑞已远落后于这些当年的追逐者。

根据奇瑞官方公布的数据,2012年奇瑞整体销量为56.33万辆,2013年销量跌至42.32万辆,2014年略微上涨3.79%至44.1万辆。今年1-11月,奇瑞系汽车销售47.5万辆,同比增长12.5%,全年有望破50万辆——这是近年来,最好的成绩,但即使如此,与长城汽车之类的比较仍有差距,头把交椅仍难以收复。

在500万辆下线仪式上,尹同跃称之为是奇瑞的成人礼,他说,"我们在1997年注册,在高速增长的2010年我们主动停下来调整。所以到今天,我们是战略转型五年,体系建立的五年。这五年经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牺牲了我们销量,甚至牺牲了部分荣誉,换来了品质大幅度提升,换来了体系能力建设。"

"这几年我们做的事,我们自己清楚,我们受到的苦、受到的怀疑我们也很清楚。"面对奇瑞江湖地位的变化,坊间对此的评论,尹同跃也愁过白头,"像是在火上烤",但转型的第五年,在新体系开始迸发力量之时,他在仪式上,也不免豪言壮语一番:到2016年奇瑞公司要回归到中国的主流品牌,在2016年到2020年我们要驱动销量的大幅度提高,让我们再回到自主品牌的领头羊的位置。到2020年之后,奇瑞公司能够参与全球的品牌竞争。

他的豪言或是目标,是否能在明年直至2020年陆续成真,目前难以判断,但奇瑞近年市场表现方面落后很多,这一点事实至少尹同跃及陈安宁是清楚的。

而我们也清晰看到奇瑞转型之后发生的变化,最直观是奇瑞单车平均价格的大幅提升:从5.6万元上升到8.4万元以上——这是由于艾瑞泽和瑞虎两大系列产品的销量已占到奇瑞总销量的70%以上所致。

一家车企,永远只在低端竞争是没有出路的,奇瑞想用"血淋淋"的变革来证明了:积重能返。

"跑马拉松一定要按照自己制定的节奏跑"

尹同跃说,奇瑞的发展如同跑马拉松,截止到目前,"只跑了5公里。"如果按照全马拉松42.195公里计算,奇瑞的5公里只是很短的一段,也许这是尹谦虚的说法,也许他认为应该从新的征程算起。

"你如何解读尹总的5公里,这是他谦虚的说法吗?"我把这个问题抛给陈安宁。

"我不认为尹总是谦虚"陈回答直接了当,"奇瑞磕磕碰碰18年,我觉得尹总的体验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谦虚,5公里这句话里面有他的含义。"

至于有何含义,陈安宁没有往下解读,也许对他来说,向媒体过多解读老板的话,是一件不太谨慎的事,而他是个谨小慎微之人,事事喜欢按照计划办。

对于"含义",我知趣不再追问,但对于尹"明年开始,要回到主流阵营,驱动销量大幅提高"的说法,我向陈安宁问道: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奇瑞进入爆发年?

陈安宁摇摇头,很快回答,"我们并没有说2016年会成为奇瑞的爆发年,当然我认为2016年我们会做得比2015年好得多,这点我们非常清楚的。"

"但我想说的是,就像马拉松,在1公里处突然提速快跑,你就是英雄了?我想你们很清楚的,马拉松不是说跑到第15公里突然冲刺一把你就是英雄了。按尹总讲的,我们现在跑了5公里了,这意味着什么呢?第6公里就爆发、就突破?对马拉松绝对是个忌讳。第6公里突然爆发一下,冲到第一集团,冲到第一名,对企业发展也是个忌讳。"

"2016年的业绩,我认为因为实力的变化,一定会比过去好,但是我并不期望2016年成为一个巨大的腾飞、爆发年,因为马拉松你要跑完,如果你只想2016年爆发,我们就2016年爆发一下,也许2017、2018年我们暂时就不想了?我们想要的是2016、2017、2018,甚至2025、2030年,我们一定要跑完这个马拉松的全程,并且业绩要不错,这是我们在想的。2016年是第6公里,你想一下腾跃成什么样,不现实,我觉得有这个心态也不太好。"陈安宁说。

销量一直是衡量车企发展速度一个最为直观的数据,虽不能囊括企业实力的全部,但由此也可窥一斑,"不是说我不想谈销量,我也知道行业大部分是以销量来论英雄的。对于今天的奇瑞,我们讲的更多的是企业层面的飞跃。"陈安宁补充说。

"企业层面的飞跃,如果各个环节打通的话,最终会体现到产品的飞跃,不是吗?"我问。

陈安宁点头,并加重语气对我说,"我们的战略步骤是分三步走,第一步,要在实力上做到正规军,回归自主的主流阵营;第二步,成为主流的领先之一;第三步,成为领头羊。尹总表达我们的愿望是2020年希望做到第三步,但是这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就像马拉松一样,一步步跑出来的,确实也是这样,这也不是随便说的。"

"转型的前几年,奇瑞的状态在外界看来,的确是萎靡不振,如今奇瑞已成人了,各个体系已迭代到2.0了,那么我觉得是时候重回应有的江湖地位了。"我回应道。

陈安宁沉默了一小会,抬眼看了看窗外,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当视线回到我身上时,他朝我微笑并用力地点点头。

服务生过来续水,他要的可口可乐也到了,一碟烤饼干也送了上来,甚是可口酥脆的样子。他微笑着对服务生表示感谢,绅士十足。等到服务生走远,他向我推推了碟子,请我品尝。

在得到我"不爱吃饼干"的回答之后,他自行拿起一个,在碟子用力掰成两半,拿起一半缓缓地放进嘴里,一幅悠然自得的模样。

我拿起水杯喝了几口水之后,还想跟他再聊聊企业与马拉松。

我说,"跑马拉松,跑到一定的公里数,身体会有反应,很会煎熬甚至会萌生想放弃的想法。奇瑞很早之前作为自主品牌的旗手,但因为转型,突然从高峰跌倒低谷,我想你作为奇瑞的高管,会不会像跑马拉松的过程一样,有焦虑,有退缩,甚至有放弃的复杂情绪在里面?"

听到此处,他苦笑一下,无奈,好像辜负了谁。

最近两年,奇瑞备受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一些人称其"销量滑坡"、"高层动荡"、"体系混乱"。

对此,或许陈安宁已见惯不惯了,淡然处之。

"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声音,内外的质疑等等,造成了我们的压力也好,焦虑也好,肯定是有的,但放弃是没有过。"他说,"我们做这件事(转型)的起因,就像刚才马拉松的比喻一样,大家是很清楚的,至少作为尹总和我,我们是很清楚的,你要能把马拉松跑完,作为最后跑完的几个集团之一,你刚跑了1公里、5公里,你就在胡思乱想,你肯定跑不完的,这是我们很清楚的。"

"我们的思想要统一,要理解马拉松的过程、马拉松的基本要求,这件事我觉得确实要有一个认识过程,没有跑的人很难体会到,总希望你跑到第一名,而且总是以冲刺的速度在跑,其实只跑了1公里的人,永远不知道10公里怎么跑下来。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和策划者,他的下一个阶段怎么跑,是快还是慢,这个确实也是需要大家理解的,这个焦虑也好,压力也好,肯定是有的,你本来跑得挺好的,怎么突然减速了呢,大家肯定会有质疑的。"说完,陈安宁拿起可乐,呷了一口之后放下,然后再拿起饼干慢慢嚼了起来。

陈安宁接着说,跑马拉松、做企业,一个你要有实力,第二是要有耐心的准备,第三,你还一定要有战术、战略。

"不管什么企业,不管做什么,企业如果说没有一定的实力,你跑不下42公里,你也许跑5公里,也许跑10公里,也许跑15公里,最后还是会倒下了,会退出了。我们这几年关键的是在打造实力,我们反复讲这个实力怎么来,一个是创新,一个是体系。如果没有这个创新和体系的实力的话,下半截你是走不下去的,或者你根本就不要试了,你试了可能就像有些马拉松,没跑到终点,你们也知道很多人半马还没跑完就进医院了,所以对我们来说,一定要把实力打造好。"

"实力来源于哪儿?体系、人才、技术。除了有你能够跑下马拉松全程的肺活量和体力之外,你一定要有耐力,有坚持的毅力,因为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有人进来甚至说两句风凉话,风大了,天气变化了,雨也下了,也有人进来闪一闪,跳一跳,比你跑得还快,这些干扰都会出现,你如果没有耐力和毅力的话,按自己的既定方针走,人家一快你也想快,人家一慢你也想慢。你一定会失败。"

""跑马拉松的人应该知道,人家快了你也快,那是不行的,所以要按照自己制定的节奏,这是非常重要的,要坚持,因为很容易受别人影响,你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因为你跟着别人的节奏走,你一定是跑死了。另外就是要有战略,你是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因为马拉松是40多公里,每一公里都有不同的战略,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战略,你要没有这个战略,随波逐流的话,最后肯定是有问题的。"他一口气说完,之后放松地耸耸肩。

如果有不认识他的旁人在场,听到他如是说马拉松,定以为他是马拉松狂热爱好者,不然怎么会有如此深切的体会,他的确没有跑过半马或全马,也谈不上是一个爱好者,但显然他研究过马拉松。

我想他研究马拉松最大的驱动力:不是去准备完成一场精彩的全马,而是在这个体育项目中,看懂企业发展蕴含的马拉松精神及规律,甚至是比赛技巧。

意粉在他讲演马拉松之后,像是奖赏一般,及时到达。厚厚的一层肉末,夹带着暗红的蕃茄酱,均匀铺在意粉上面,卖相不错。

他身着灰色竖纹西服,蓝色衬衣打底,一条黯红领带格外扎眼

"进入马拉松的人要有跑完全程的决心"

陈安宁熟练拿起叉子,搅拌,再卷上几圈,便噗哧噗哧地吃了起来。他大概是饿了,这一次没有客气,顾不上我,就先吃了。

本来我不爱吃意粉,但被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所打动,试了下,并没有想象中美味。

让他扒了几口之后,我觉得不能让他的"马拉松热"停下来,问道:"如果要用马拉松来比喻车企的话,我觉得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路径与它更贴切一些,你在福特公司做了二十年,为什么回国选择这一条艰难的路?"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包括尹总和我,我们这一批做自主汽车品牌的人,我们可以选择在各种环境中做汽车,但我们为什么选择这种马拉松的艰苦的环境做汽车?很简单,我们的目标和决心就是一定要带着中国的汽车品牌真正走完这个过程。不管你是第一名还是第二名,还是第几名,一定要走完这个过程,成为大家都认可的合格的能够跑马拉松的人。如果说你没有这个决心,对我来说很具体的就是,我为什么要回到中国做中国的汽车?我的愿望就是要把中国的汽车做出来,做成跟国际上任何一家厂商一样:有品牌,有认知度的中国品牌车企。"他回答道。

事实上,近年来,从中国家电品牌到手机品牌都出现了足以跟世界品牌较量的公司,让陈安宁信心倍增,"虽然汽车是最复杂、最困难的行业之一,可能跟跨国巨头平起平坐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但是我们有这个决心要做这件事,如果没有这个决心,你体力再好也不行,很多人身体非常好,他没有这个决心去跑马拉松,最后他跑不下来。我觉得每一个人进入了马拉松,一定要有这样的决心,要有跑完全程的决心。"

你是说你回到中国加入奇瑞的初心,就是想把奇瑞或者其他自主品牌打造成一个世界品牌?

"因为我是做产品、做技术出身的,我当时的愿望就是说要把产品自身做成跟国际上任何品牌一样的品质标准的产品,这是我当时的愿望,我当时没有更大的想的说要做品牌、做企业,还像现在这样管理几个品牌,这个当时没想过。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做产品、做技术出身的人的基本愿望就是,大家都认为中国的产品不行,跟国际品牌有差距,从我的心里上认为,这个不应该是这样,中国人能做到,当然要通过一定的合理的方法去组织。"

"我认为过去通过这几年,奇瑞基本做到了,我们用和国际上基本上相似的流程和节点、类似的技术,做到一流车企品质的结果,我们单从产品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今年的艾瑞泽5和新的瑞虎,我们这一批中国人做出的产品是能够和国际上的产品去比拼的。"陈安宁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起来。

这两年,奇瑞做的最核心的事情就是构建"V字形"正向研发体系,花费了近20亿元建设实验中心,这是陈安宁最为骄傲的地方,也是他想要达到的目标——我想,一个在美国汽车公司浸淫20年的工程师,正向研发应是他的底线吧。

"当然现在不幸的是什么呢?"他突然话锋一转,"目前有一些中国汽车品牌,通过简单的、快速的、捷径的、复制的方法来做产品,影响了整个中国品牌在国内乃至世界舞台的的形象,这实际上对中国品牌是有很大损伤的。"

"从起步快慢的角度来说,也许这些企业还会继续这么做,我也理解。他们就像原来不跑马拉松,现在能够进来了,就快跑几步了,但是对整个中国军团口碑的影响还是有的。"他接着说,"最终胜出的永远是正规军,手机行业最为典型,华为、小米等等这些正规军做出来之后,就他们打掉了,中国汽车也完全有能力把国外的很多品牌打掉。"

"实际上是一个中国品牌的整体突破,还是像手机一样的,你要摆脱过去那种山寨的做法,你才能讨论整体突破。现在中国的手机,是整体突破了,基本上把诺基亚这些都打掉了。现在可能除了苹果还没有受威胁之外,三星都受到威胁了。我觉得这个状况在汽车行业会出现,我们的愿望就是中国军团整体出现突破。"陈安宁补充说。

中国品牌手机突破的痕迹已经很明显了,其实包括奇瑞在内一些中国汽车品牌,进步也挺明显。还有老百姓的消费观念也在变,以前很多都崇洋媚外,看不起中国手机,现在我看很多人都很喜欢小米、华为,也觉得不丢脸。"我回应他说。

"我也觉得很不丢脸,现在其实跟我接触的很多外国人,层次很高的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小米和华为都是非常接受,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当然不一定知道这个品牌,但是他们确实是知道这是很不错的手机,有的还帮助在向国外推销这样的手机。"陈安宁回答道——不过他现在使用的仍是一台苹果手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中国品牌应该还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做得更好。"我说。

陈安宁点头称是,"现在的客户已经从过去简单的崇洋媚外变成了现在的相对独立,要有个性,不盲目地崇拜这样的情况。这个变化,外国的品牌很难把握中国客户的尺度,这是一个我们的优势,这是地利。还有天时,虽然现在是新常态,但是中国的汽车已经呈现了几支正规军的雏形。我们要坚持把正规军打造起来,而不是要用一帮非正规军去打。如果我们把握了市场、把握了客户,培养了正规军,我认为中国汽车企业的突破完全是有可能的。"

说完这一句之后,我见他身体靠着背向后倾,右手舒服地搭在邻座椅子的椅背上。桌面上他的手机正在闪动,他没有理会,左手又开始抓饼干往嘴里送。

在他看来,如今中国汽车正规军所面临的状况,比十几年前看到的日韩企业的创业环境要好得多。

"奇瑞现在的技术状况,从我个人的体会和把握,一定比10年前的他们的状况好,比他们突破之前的状况好,我们的投入,我们的准备一定比他们当时的状况好。日韩企业本土市场都是受限制的,韩国本土市场很小,他们都是在国际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早期都是进入欧美市场发展的,你说他们的难度是不是比我们大?我认为比我们大,至少不比我们的难度小。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对比和过程,和实力各个方面的分析,我们现在完全具备了条件。但是还是回到马拉松一样,是实力,是战略规划,是耐久性,然后是决心,这几点一点不少。实力再好的人,缺少后面几点,他也搞不下来。"说完,他轻舒一口气,又拿起水杯喝上几口。

事实上,包括奇瑞在内的起步较早中国汽车品牌,在发展的初期,都不是正规军,也有过抄袭、模仿的案例,对于这一点陈安宁是认同的,"我觉得不光是奇瑞,起步阶段,包括手机也一样,大家都是先上,马拉松先去跑一跑再说,跑个几公里,看看怎么样,当时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你一定要按正规军去搞。"

"陈总,你现在谈话三句不离马拉松了。"我调侃他道。他摆摆手,嘴巴小幅上扬,微笑着,似乎有意克制脸上的表情。

6年前,你加入奇瑞这一场马拉松竞赛中,有没有令你特别骄傲的一件事情?我问道。

"我骄傲的事情也是说我来的愿望,就是为奇瑞做几款车,希望从车的产品本质来说,从外观、标准、体验,都能达到合资品牌类似的水平,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体现了这一点,我觉得非常自豪,非常骄傲,当然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整个团队的。"

"第二个,过去几年我参与了大奇瑞业务框架的构架,我们搭建了从捷豹路虎到观致,到奇瑞,这是我亲自参与的,也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把这个构架搭起来,现在形成了全市场覆盖的架构,而且我们从财务角度来说,三个品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我感觉非常骄傲,也非常自豪。"

"当然我觉得要说最大的收获,我到奇瑞快6年了,结识了很多知心的朋友和支持者,这个我是非常感激的,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最顺利的时候,业内外的很多人,包括很多不认识的人,能给我支持,包括给奇瑞的支持,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收获。"陈安宁回答道。

最后一点,听起来未免有些官方,像是颁奖礼上的感谢说辞。

"6年前刚进入奇瑞对公司抱有怀疑"

6年前,你刚来之初,你对奇瑞会有所怀疑吗?"会有怀疑,我当时从外企刚过来,你看到这个企业这样弄,这样的水平,不会有希望。但是今天看来,诚实地讲,你觉得有希望。"陈安宁淡淡地说,表面上仍波澜不惊,但我知道他内心有一团火。

500万辆,16年,是奇瑞的一个里程碑。这么多年以来,你看到奇瑞长成了今天的模样,是你所期待的这个模样吗?

"诚实地讲,6年前我没有期望,我当时期望是做产品,这是很简单的,对整个企业没有什么期望,也没有想到这个企业应该怎么运转,因为也不是我的责任,也不是我当时来的初衷。"陈安宁接着说,"当然从今天看来,还是用马拉松的比喻的话,我们没有很不靠谱的一些想法,我们简单地说就是你要跑完马拉松,你要有实力,还是刚才这句话,你要有决心、有实力、有决心、有体系、有战略。"

"其实,有时,我觉得你应该感谢自己当时选择加入了奇瑞,哪怕你当年可能选择其它的公司,经历不会如此丰富,又是观致,又是捷豹路虎,然后整个奇瑞的起起伏伏你都经历了。"我向他表示。

"确实是这样,有时候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接触的面太广了。但是从你刚才说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奇瑞这个机会,没有奇瑞的上上下下的领导对我的信任,包括尹总本人对我的信任,这些机会都不会有,能够认识到的人也不会有,也没有机会做观致、捷豹路虎等等。"陈安宁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突然发现,耀眼午后的阳光已完全覆盖他的脸上,以至于他有时要眯着眼睛注视我。我起身,去拉窗帘,他客气地表示不用。

当我回到座位,看来他脸上仍有光斑闪耀,便再度离座,把窗帘关得紧密些。他一再表示"不用",但对我的举动也连连道谢。

服务员过来给再我们倒上水,顺便把陈的餐盘收走了,我才留意到满满的一盘意粉不知不觉被陈吃光了。

"今年一些传统的大企业,比如海尔,在组织架构方面,动作也颇大,奇瑞也一直在调整,目前你们是否的调整是否进入了平稳期?"我问道。

这个问题我刻意使之变得委婉些,因为于此网上有些比较激烈的争论。这个问题,估计陈安宁并不愿回答。

的确,过去一两年,奇瑞组织架构一直处于变动,高管进进出出成为家常便饭。尤其是营销板块更是动荡,12年来7任总经理,对此网友调侃:有一种职业叫做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

果不其然,陈安宁坦陈道,"关于组织架构这一块我不想讨论太多,我们一直在持续的调整和改变,是作为我们整个战略转变的内容之一。我们有时候一谈组织架构调整、改变,外面就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实际上用你刚才举的海尔的例子来说,企业进步,对应的组织架构、人事的调整都是正常的。所有的企业,包括西方的企业都存在这种情况,有的进程比较激烈一点,有的进程稍微渐进一点,但是总体来说这个都是在变化,每个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事都是因为企业的业务需要,会做相应的调整。"

"我们是不是在酝酿又一大轮的组织架构的调整?我明确告诉你,没有,因为我们过去几年已经把内部的架构体系逐步理顺了,我们现在重点的人才方面,进行了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因为奇瑞走过18年以后,也培养了大批的内部人才,所以我们现在在大面积的继续的加大力度地培养内部人才,但是没有一个新的组织架构调整的计划。"陈安宁加重语气补充说。

不久前,奇瑞又新引进两位海外高管,一位是RAY,负责奇瑞上海研发中心,此前是泛亚的总裁、上汽通用五菱执行副总。另一位,是PETER,担任奇瑞产品与创新策略总监,此前在宝马、保时捷公司负责品牌工作。

诚然,从历史纵向来看,奇瑞对海外人才的引进一直很"轰轰烈烈",即使其中部分"海外人才"也因各种原因也离开了奇瑞,但相对于其他中国品牌汽车公司,奇瑞引进的海外人才人数仍占鳌头——目前,光是国家制定的"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就有16人。

在陈安宁看来,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中国汽车品牌企业现在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市场规模,作为单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战略能力,比起西方企业还是差距巨大。

这些,陈安宁希望能够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补上"短板","这些海外军团,从大企业出来的人,体系能力一定是比我们强得多,他的意识也比我们强得多。战略的意识和战略的执行能力,执行意识也比我们强得多,这方面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持开放的心态。就像我们现在和互联网企业也好,和其它企业合作一样,我们和海外军团有这样的经过几百年工业革命的、工业4.0等等思维的人进行合作,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陈安宁说道。

显然,这些大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人也有明显的短板,"对于中国市场,特别是对新兴的中国主力消费人群的了解,他们不会比我们了解得多,只会更少。但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市场,就不跟他们合作,那就是我们巨大的失误。"陈安宁补充说。

"我最大的后悔是不应该接现在的这些位置"

我点点头,接着问,在你在奇瑞6年,如果说有一个错误的话,你最想改变或者最想弥补的话,这个错误会是什么?

只见陈安宁沉默一会,又抿口可乐,然后缓缓说,"你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你之前送给我那本书《一胜九败》,我觉得企业确实是一胜九败,所以也不是说企业不会犯错误、不会走弯路,这个显然是有的。"

"从个人来讲,我最大的后悔是不应该接现在的这些位置、这些责任,这是最大的后悔,这是真实的话,我还是愿意干产品。最大的失败或者是没做好的事,我觉得对品牌和营销体系的搭建,我们的力度不够。"他再补充说。

那么可以说,在奇瑞众多的体系中营销板块最大的软肋吗?

"不能这样说,我觉得现在比过去好多了,你问的是过去6年,当然我们不能怪罪任何人。现在相比之下,进步比较快的一些企业在营销体系上打造的力度都比较大,我觉得一个是品牌,一个是营销体系,这两件事是不可分离的。"陈安宁回答道。"

不管是陈安宁还是尹同跃,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品牌和营销,都是公司目前的弱项,但这两项又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于此,他们也一直像打游戏一样,打怪升级,寻找突破口,希翼变得更强。

桌面上,他的手机嗡嗡再次响起,他俯下身瞄了几眼,并没有拿起。我知道,他的克制是为了表示对我采访的尊重——看来,我得加快速度了,毕竟作为一个家长式"大内总管",他要管的事情太多,要见的人也太多。

2015年刚刚迈过,这位身兼数职的"家长"又会给自己的一个个"儿女"打出怎么样的年终分数?我很好奇。

"就今年奇瑞捷豹路虎全年表现,以满分为10分,我给它打7-8分。优秀还没有到,接近良。"陈安宁给出了第一个分数,接着点评了观致,""观致过去12个月的表现,我认为应该接近优了,当然不是满分。"

陈安宁解释说,"我打分的依据主要是看这个品牌、这个企业体系搭建、实力走到哪一步,用马拉松的话来说,如果奇瑞跑了5公里,观致可能只跑了半公里或者1公里,在这个情况下,我这个优和良是针对它还能跑5公里、10公里、20公里,不是说这1公里冲刺得多厉害。"

那对奇瑞实现战略转型以来的表现打几分?"7分。"他很快回答。"那你本人呢,你会打几分?"我问道。

"我本人就不及格了。"他笑着回答。"你太谦虚了吧。"我回应他道。"那就6分。"他笑得厉害了些,眼睛在他黑色眼镜框里眯成一条缝。

冬日的阳光打在我们的脸上,别样温暖。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我想当赛车手"

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按照"漫谈"的惯例,临近采访的末端,总要"窥探"下采访对象职场以外的生活。

你现在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个人的愿望是想跟家人多呆在一起。"陈安宁说,"我孩子在上大学,我也是由于工作,跟家人花的时间不够。"

这应该是漫谈栏目以来,所有嘉宾在"梦想"提问中,最为朴素的一个回答,也是最为家庭的回答。

事实上,陈如此回答也是受美式文化的熏陶所致,"我在国外工作几十年,国外有一个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的平衡),这是一个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的话,你会选做什么?

"我选择做赛车手。"陈安宁淡淡地说。"WOW",我禁不住叫了出来,看似文质彬彬的他,居然会有一颗"速度与激情"的心,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也许是陈觉察到了我的惊奇,他补充说,"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个专业的汽车司机,因为那时候只有公交车或者是领导的私人车,到后来,我也赛过车,不过是业余的。"说完,他抿了口水,然后看了看窗外,似乎在惋惜他的赛车梦。

在你成长经历中,对你影响的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太多了,但最近有一些和人文公益相关的事情对我触动还是挺大的,比如能够自费地去帮助非洲的、或者是边远地区的人,能够做一些义工,能够帮助几个困难的青少年也好,儿童也好,或者是家庭就很好。"

"所以我的愿望也是自己能花相当的时间去做类似这样的工作,当然今天谈这个不太现实。"

"做这件事,看似是你在帮助他人,但实则他人也在帮你,你会感受到人性的本质,你会有很多的触动,你会想到这个人、这个团体为什么会在社会上生活,你到底要做什么事?"说着,陈安宁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像是什么有东西触动到了他内心。

从这个小细节也可以佐证,有着工程师的理性思维的陈安宁,身心却是异常感性。

如果能够回到10年前,你会对那时的自己再说点什么?我问。"那时,你应该还在国外,还没有进奇瑞。"我提醒道。

"我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人,不会想那么深刻。诚实地讲,以我现在的经验体验来看的话,如果回到10年前,我还是会跟自己讲,多做一点家庭和社会的事情,不要做现在这样的工作。"陈安宁直率地回答,"回到10年前,当然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花99%的时间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上。"

如果你还有一次可以重念大学的机会,你最想念的课程或者科目是什么?

"心理学。"陈安宁脱口而出。陈安宁本科是在国内念的机械工程,后来到美国念了工商管理专业,"那时国内还没有心理学,但现在是我最希望学的课程之一。"但他没有解释为何想念心理学课程。

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下100天,你会拿它来干吗?

"我会把50天花在跟我的家人身上,50天花在帮助某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上。"陈安宁回答。看来,"家人"及"义工"愿望,在陈安宁的心里,分量不轻。

最后一个问题,我放弃了原来设定的提纲,突然想问一个关乎"面前"的问题,你有多久没有旅行了?

如果是从A到B,"我天天旅行",如果说是跟家人一起旅游,"去年6月份,我们去过一次,但也不是纯粹的旅行,是半工作,半旅游。"陈安宁无奈地说。

说完,他起身与我握手告别,说要赶赴下一场会议。我请求与他合影,即使知道会议已经晚了,但绅士的他仍然爽快答应。

拍完,他手挽着外套,大步走了出去。而我翻看了下刚才的照片,冬日的阳光打在他的笑脸上,别样温暖。

我想,除了他,离这不远的奇瑞芜湖工厂也正被暖阳包裹着,阳光打在所有奇瑞人的脸上。

记者后记

本期主笔:袁桂远

中国汽车新闻奖获得者

陈安宁是个在意自己仪表的人,西服领带,永远是绅士范。这大概是跟他此前长期在国外养成的习惯。

如果不是尹同跃的"逼迫",他是不太愿意在企业管理上花费太多时间,他说他宁愿呆在实验室里做产品,做一个匠人,但有时在职场上,已由不得他自行选择。本来我以为,一个有着匠心的人,应该会"铁石心肠"些,但他却异常感性,在访谈中谈到动情处,一度哽咽。

他嘱咐文章写完,先给他看看才发布,我答应并理解他:因一直处于舆论中心的他及他带领的奇瑞,须慎重发声。

《漫谈》是网易汽车打造记录"现场故事"的一档全新访谈类栏目,我们聚焦每一个在汽车领域演变进程中掀起波澜的人物,并以此关注瞬息万变的商业变革,为围观的人提供有营养的内容。

一句话,我们只生产有料、有趣的人物故事,无关职位高低、平台大小。

  • 团队及联系方式
  • 栏目监制:袁桂远
  • 漫画创作:黄司
  • 专题制作:袁桂远
  • 美术设计:李雪
  • 技术支持:庞威
  • 栏目联系:yuangy@corp.netease.com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