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尹同跃

尹同跃: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

谁治好了尹同跃的失眠?对一个焦虑已久的尹来说,最好的良药无非是:经营好转。过往几年,尹带领的曾作为中国车企旗手的公司,却一直陷于泥淖,甚至被逼迫至悬崖边缘。尹几次把奇瑞推上手术台,而他自己也身心疲惫,但斗心未泯。4月一个清早,在读了一小时《邓小平传》之后,这位奇瑞董事长以前所未见的坦诚,与我分享了他的梦想与煎熬。

(袁桂远发自芜湖、广州)4月,应是芜湖的烟雨时节。矗立于此的奇瑞大楼,刚披上白色新装,尚未来得及展现她的格调,便陷于这一温柔。

迈出电梯,迎面是异常宽敞的走廊,于转角处一纯白墙壁上黑白字体的挂钟指向8点50分。整栋大楼异常安静,有人提醒,"今天是周六"。

在这个周末的清早,一切似乎因烟雨而变得温柔——即便你身处的是一家冰冷的大机器生产的熔炉中。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办公室大门敞开着,助理领着我们走了进去。身穿夹克的他,起身微笑着跟我握手。

我寒暄一句:大周末,你也起得这么早。他摆摆手说,"习惯了。"

站在我面前的这位被媒体称为"产业教父"、"圣战狂人"的人,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慈父"——和善的国字脸上仍然是那一幅半框金属眼镜,扎眼的是数不清的白发已成功占领双鬓。

除了不请自来的白发之外,尹对黑色似乎情有独钟,黑色夹克,黑色眼镜、一台iPhone手机和一台三星手机同样也是黑色的……在这间超过20平方偌大的办公室里,黑色元素到处可见。

如果把时间向后推至三四年前,尹或是一个沉稳有余的黑色系企业家,"销量尚可,固守一方",但如今在市场倒逼之下,尹实施了一系列的"反沉稳":换体系、换产品、换品牌、换高管,甚至连他脑子的思维也一并给换了。

有人调侃说,尹总为表决心,将其本名尹同耀都换成了尹同跃,希望能够跃出龙门,跃出重围。

"今年奇瑞一定会挣钱的,我们现在每个月都比预算好很多。"

曾经业内人喜欢用旗手来形容尹同跃,那是因为他造就了一个看上去强大的奇瑞王国。但这个他一手缔造的王国,在近几年却光环殆尽,跌落深潭——2013年,奇瑞交出的是年销量48.7万辆、同比下滑14.6%的成绩单。

在国内四大自主车企中,只有奇瑞的销量出现了下滑。在乘用车年度销售榜单上,奇瑞也早已跌出了前十,"真跌出了前十,我天天在火上烤。"尹说。

作为对老板的回应,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黄华琼对网易汽车打趣说,"尹总天天在火上烤,而我天天在油里熬。"

数次把奇瑞搬到在手术台上的尹同跃,在这次见面显得轻松许多,即便白发徒增了不少。在采访中,他不吝啬他的微笑,并全程配合我拍照和录像。

我想,他轻松的理由关乎一个关键词:盈利。他透露,2014年3月份,奇瑞实现盈利几千万,4月份的盈利会在1亿元左右。"

他说,"今年奇瑞一定会挣钱的,去年我们最后也是假挣钱,做了一些内部的资产处置,之后才有一些利润,今年是实打实要挣钱,我们现在每个月都比预算好很多。"

尹认为这是奇瑞通过矩阵式研发体系、以品牌为核心的开发以及采购系统的调整后的良性结果,"按照这个节奏,奇瑞在2014年在传统车领域将实现10亿-15亿元的盈利。"2014年第一季度,奇瑞国内销量(达9万辆左右)仍不太好看,同比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单车价格已从6万元上升到8万元。

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也是尹为之欣慰的地方,奇瑞逐渐开始把靠卖QQ为生的标签摘除——实际上,在2014年的前两个月,QQ每个月的销量都有三成左右的大幅下滑。

按照奇瑞对销售整体的解构来看,2014年,新体系下新近上市的艾瑞泽7、瑞虎5和E3,将占总销量的55%-60%。

显然,奇瑞的算盘并不是空打的。

以瑞虎5为例,今年一季度,瑞虎5销量突破5000辆大关,持续上扬——尹认为,2014年瑞虎5的销量能达到10万辆,2015年国内外加起来能达到20万辆。再加上艾瑞泽7约四五万辆的销量,E3约10万辆,奇瑞或许有望重回"前十"。

"十问先生"向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提问

"不需要安眠药了,最近状态非常好,心定下来了"

去年,手持"手术刀"的尹同跃一度要怀揣安眠药才能睡去,目前看来一切走上轨道的奇瑞,是否他能睡上好觉?

我问,你现在还需要安眠药才能睡吗?他愣了一下,可能是差异我为什么知道,他说,不需要了,现在睡的很好,"最近状态非常好,心定下来的,这个方向对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实践的过程是超过预期的效果的。"

可就在我拜访他的前一天,网络上关于"艾瑞泽7漏水"的消息突然汹涌而至。无疑,在声称引入欧洲最严苛品控标准AUDIT下,出现这一低级错误,相当于给了奇瑞一个响亮的耳光。

"你如何看待这一耳光?"我硬生生地把这一问题抛给他,因为可能所有的艾瑞泽7的车主都需要一个答案。

"这个问题一出来,我们的质保系统说这个概率比较小,量也比较小,测试都测试不出来,因为我们也做大强度的实验,也拆了,一直没有发现这个事件"尹说,"后来我们决定以最快速度普查,最后觉得量少也不行,还是要召回来。"

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哪怕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尹深知这个道理,"我专门开了一个专题会讨论,决定马上召回。"

其实,在我开始采访之前,奇瑞的召回公告已发出,距离事件发酵不到24小时。召回速度惊人之快,与部分大牌车企形成鲜明对比。可以快速召回,还因为"解决起来很简单,一分多钟就可以解决了。"尹同跃不避讳谈这个话题。

好几个艾瑞泽7车主告诉我,他们自己的车并没有发现漏水的问题,可见数量可能不大,但又引发车主的一些担忧,"艾瑞泽7的制造及品控的一致性有待提高。"

奇瑞向上之路仍漫漫,不过我对这次奇瑞处理问题之态度,忍不住点了赞。尹同跃倒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可能关乎"耳光"打在脸上,发烧发热。

尹同跃说他不失眠了,"方向对了,心就定下来了"

"尹总一上网,一些部门主管就心颤颤"

事实上,自艾瑞泽7上市以来,这几个月,为了避免类似这样滚烫的"耳光",尹同跃时时独自一人在各大汽车论坛上"潜水"。

一位奇瑞员工说,"尹总一上网,一些部门主管就心颤颤",因为他是"找茬高手",总能找到一些问题勒令相关负责人整改。而黄华琼对此也乐见其成,他半开玩笑说,"卖得不好,可见并不是营销出了问题。"

"倾听真实的声音",尹认为很重要,但有时位居高位"下属不能跟你讲真话",让尹决心穿着马甲深潜汽车论坛,"有时会回应几句","大多默默把问题记下来。""

4月举办了首次艾瑞泽7车主座谈会,刚开始我以为是公关部的主意,一问才知道是尹的意思。"过去类似这样的车主活动也做过,但是没有很好地坚持,没有固定多少时间举办一次",尹说,"现在我们想把这个活动固化起来,来听听用户的声音,也对媒体开放。"

汽车厂商做车主活动并没有什么新奇,但对媒体开放却是少之又少,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车主座谈,往往会演变成"吐槽"大会:对车型本身的"负面"信息可能会集中爆发——果不其然,艾瑞泽7车主座谈会成为一场"建议大会",数位车主提了诸多改进的意见,只见坐在主席位的尹时不时拿起桌上的笔,默默记下,俨然一个乖巧的学生。

为了倾听真实声音,尹说可以用任何手段。同时,他认为,新体系下的奇瑞产品完全有信心可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座谈会上,即便车主提了不少意见,但也认同"从艾瑞泽7开始,奇瑞品牌确有较大进步。"起码有三位以上的车主是拥有两辆以上的奇瑞车型。

对于一个本来盘根错节的大国企,能有这种开放的态度,我心里顿生敬意,心想:或许只有开放的企业,才能在市场洪流中实现自我革新。

采访进行时,我突然注意到尹像有些人一样有抖脚的习惯,双脚有节奏地轻轻地拍打着地面。这是一种放松,也印证了他说最近自己的状态很好。

"早期盲目销量、盲目扩大产品线,基础是不够牢的"

我问他,当年轰轰烈烈搞多品牌战略,为什么去年壮士断腕,回归到一个奇瑞?他拿起来水杯喝了口水,"因为早期在产品,公司的战略规划,品牌规划方面,做的工作不是特别透,后来请了一些国外的咨询公司帮助我们。"

"他们说还是一个品牌要定位清楚,比如观致的项目,捷豹路虎的项目,三个项目有不同的定位;第二个考虑到资源有限,国外也有福特,大家过去都做多品牌战略,包括通用,福特是一个很大的品牌,但是砍掉了。"

"可能网络资源方面也要聚焦,产品也要聚焦,因为要把产品做好的话必须走正向研发,正向研发就要更多的资源,关键的资源,这样让我们聚焦了一下。"

"实际去年底三款产品,艾瑞泽7现在的表现还是超过很多人的期望自主品牌所能达到的高度,瑞虎5上市的销量表现也是非常好,上市第一个月达到了8600台订单,已经上市四个月还不满足市场的增长需求。第一个E3上市,速度也非常快,第一个月大概4千台,第二个月6千,第三个9千,第四个月过万。"

他搬出上述的数据,希望以此论证"产品销量曲线与质量的提升是相关的,所以目前我们的战略是对的。"他也希望能够像当年的福特汽车一样,在回归到一个福特之后,迅速驶上快车道。

"那当年实施的多品牌战略,你认为是市场的误判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知道得更多。

尹认为是当时市场高速发展的,掩盖了很多自主品牌本身的问题,"大家都盲目地扩大产能,盲目销量、盲目扩大产品线,导致资源进一步分散,基础是不够牢的。"尹连用了三个"盲目"来总结所走过的路,"奇瑞公司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觉醒的企业,后来下决心2008年提出转型,花了两年时间思路统一,方向才确定,路径才确定。"

我不忍打断他,这个话题对他而言,如同一个话匣子,他肯定想过无数遍。

"2010年5月份奇瑞下决心停掉的几个在研的产品,聚焦三个产品,从质量定义,有一些模具、供应商换的,确保这个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合资企业低端水平。""当时很多人也质疑,是不是战略定位高了,中国人还是希望循序渐进,一下子提高的话是不是有风险,后来我们下决心哪怕销量受到很大影响也要干,大家下定决心干,在2010、2011、2012年没有新产品上市。"

"2013年底集中上了三个新产品,当时销量也不是很好,今天来看销量有较大幅度提升,出口也有较大幅度提升,售价也提升得更多了,过去平均6万,现在已经接近已接近8万了,整个公司运营状况有巨大的改善。"

"现在刚刚才几个月,我们今年还是取得很不错的成绩,后面再开发的产品质量会更高,后面还会有三个产品上市,从瑞虎5开始,然后2017年开始有更高水平的产品上市,公司的方向、路径都非常地清楚。"

"观致在欧洲击败了很多产品,我们不是吃干饭的"

尹同跃认为这是奇瑞这么多年来苦苦追求的过程。

他说,"在中国汽车市场,为什么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泾渭分明,中国也引进了大量的合资企业,中国也培养的生活管理方面的人才,为什么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人家有很大差距。实际上本人也在合资企业做过,实际合资企业中国只承担了制造,或者参与了制造,参与了销售,更重要的品牌的建立中国人是没有参与,产品的开发是没有参与,这是一个情况。"

"那么合资企业外方对中国转型,对技术就非常的保守,不愿意透露,当时我们想创造一个模式,后来跟以色列一家公司合作,大家一拍即合,他们也认为中国市场会很大,因为那时候见面的时候中国市场还不是很大,他们认为中国市场会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这么大的市场,不诞生世界级品牌说不过去,奇瑞前面这么多年高速发展,说明了奇瑞有一定的能力,同时以色列集团跟我们接触过程中,觉得我们是一个开放的,有很高视野的企业,对我们比较信任。"尹的野心不小。

这就是后来奇瑞与以色列集团合作的观致项目,其第一款产品观致3已经上市。

事实上,观致的诞生反作用于奇瑞,"它的理念、产品开发流程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尹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向观致的一些做法上靠拢,这是其他自主品牌所没有的条件,那么这个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尹举例说,"艾瑞泽7也是一种学习的结果,也是跟观致'梦之队'的管理团队和工程团队,都是德国顶尖的一流的人才聚焦在一起,那么打造的产品一定也是一流的。"

2013年,观致打造的第一个产品,在国内外都获得极高的评价。在采访中,尹更是用"在欧洲击败了很多的产品"、"我们不是吃干饭的"来表达他内心的狂喜,"所以我们就下决心向他们学习了。这样的话,奇瑞的几个产品表现的是不一样的。"

我知道,尹所说的不一样是区别于其他中国自主品牌,如同吉利有沃尔沃一样,奇瑞也找到了可以依靠的臂膀。

尹同跃说,以前他们在土场踢球,现在必须上专业场踢了

"保护没有了,以后奇瑞必须要按照专业队踢球"

这两年,"体系"这一关键词成是尹的口头禅。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写到:高瞻远瞩的公司能够持续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原因在于它是杰出的组织,而不是因为有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才成就杰出的组织。这说明,一个健康高效的体系或者说是组织远比产品更为重要,它是企业的灵魂。

你觉得,目前奇瑞公司的体系或组织是否较过往任何时候都要健康和具有竞争力?

"现在公司的这种体系能力和综合能力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尹回答得掷地有声,"中国企业实际上看问题都追求的结果,忽略了过程,注重了眼前,忽略了长远,那么没有过程,哪有结果。"

"就像这几个月自主品牌整体的市场份额还在下滑,这都是前几年自主品牌没有改变打法导致的结果,现在要调整过来,否则的话,后面还会进一步丧失我们的地位,现在要把产品做好了以后,自主品牌会进一步夺回市场位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国内汽车生产商今年1至2月共售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轿车45.7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1%。

国内汽车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年底的27%降至不足23%,而同期中国乘用轿车的销售总量较上年增长了5%,达到200万辆。

尹继续说,只是声调提高了些许,"要做好一个东西,必须让每一个环节好,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结果不好,所以必须要建立体系,中国人对建立体系不是很知道的,非常不重视,都喜欢单打独斗,这几年我们各方面的体系建立,然后反复测试我们的体系漏洞。"

大凡接地气的企业家都喜欢举例子,尹也不例外。

他说,"所有的厂都像一支足球队,但有专业队和业余队之分,对汽车来说,过去正式场地和土场都可以比赛,现在大家都到绿茵上踢球,业余队就不行了,因为中国的市场就是一个大绿茵场,没有分成两个,过去加入WTO之前两个场,我们在土场被人保护了,你专业队必定会上土场踢球,现在打通了以后必须要按照专业队踢球,所以这两年要把奇瑞变成一个专业化的企业。"

从奇瑞目前呈现的向上状态来看,这支业余队开始有点专业队的样子,但离踢得很好仍有距离。

尹作为球队的总教练,自然还需要一支球队骨干来帮助球员把球踢得更好,踢进十强。那么,对于目前的团队架构,你满意吗?如果让你现在退休的话,你放心吗?

尹端起杯,抿了一口茶,然后说道,"现在这个体系正在建设中,也不是特别完善,也不是我非要赖着这个位置不放,毕竟时间短,我们还要进一步让这个体系完美。这种体系有时候是讨论出的体系,统一思想的流程,怎么样让体系变成一个过程,大家这种习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我突然意识到,我对尹说"退休"似乎有些不礼貌。但过去几年,奇瑞的架构处于动荡期,奇瑞创业团队中的"八大金刚"大部分已经物是人非,在一汽、大众等多家车企担任过高管的郭谦、来自福特的陈安宁等与尹同跃组成了全新的高管团队。

2013年4月,负责产品规划的黄华琼接替郑兆瑞,出任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黄华琼有上海通用、上汽自主品牌荣威等企业和品牌的任职经历,他接过了奇瑞战略调整的最后一棒。

你如何评价过往奇瑞高管流动,特别是海归派的离职?

尹回答,"因为我们现在是比较大的企业,总体来说绝大多数(高管)还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那么也有个别的,不是很能够适应我们的文化,可能也有淘汰的,也有别人给的钱高就去了别的地方,但多数是比较稳定的,大家也把这个企业作为事业平台。大家还是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都想报效国家,为国家尽一份中国人的责任,绝大部分还有这种情怀。"尹的说法未免官方,但我理解他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技巧"。

"情况虽好多了,但自己要给自己加一点柴,自己烤自己。"

采访临近尾声,我突然想到尹刚坐下时说今年奇瑞将会有10亿-15亿元的盈利。关于成本的问题,一直是我关心的。

如果说以艾瑞泽7为分水岭的话,是否意味着过去奇瑞研发不是按照正向研发来的,实施了正向研发成本方面会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尹坦率地说,奇瑞过去跟其他的中国自主品牌都是一样的,多数走了一些逆向。逆向的结果来得快,有时候成本控制得还可以。

"正向毫无疑问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艾瑞泽7几乎都是用最好的材料,最高的工艺来干这款产品。这是一个情况,但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会迫使我们做一些理论上的转换,怎么把东西做好的情况下,把成本控制住,这就是所谓的国外的平台化价值,模块化的价值,通用化的价值,我们现在强推这三化。"

"过去一个产品,自主品牌有可能这个从日本拿一个车作为对标车,明天拿一个美国车,后天拿一个欧洲车,这样很乱,平台之间很难共享,也形成不了规模,开头是便宜的,最后维护是贵的,也形成不了规模,那么我们现在可能一开始贵的,越做越便宜的,有很多模块都可以通用,这样的话可以通过规模延长这个总成的寿命,摊销这个成本,供应商也会很高兴。"尹说。

我心里很认可这套思路,显然很多干自主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坚持下来的在少数,因为一下子骤增的成本可能就压得你透不过气,何况何时能真正与合资品牌同台竞技,喝上同一杯咖啡,也是个未知数。

对于奇瑞而言应该是有腾挪空间的,首先其是一家有多年积累的国企,背靠国家支撑,更重要的是有敢于一搏的尹球队。

尹告诉我,在今天早上采访之前,他还看了一个小时的《邓小平传》,"我觉得他是太难了。跟他们比,我们太渺小了。"

"因为我这代人经过了比较传统的教育,总觉得应该是为国家做事,男人做事情很难了,有时候觉得委屈,大家不理解,但因为再难的事,看看这些老人们,前辈人,就释然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似乎看到尹的眼角有泪光。"

我回忆起,奇瑞因执意转型无新车导致销量跌出前十时,尹形容自己天天在火上烤,如今初尝变革后的一丝喜悦,他仍时时逼迫自己,"情况虽好多了,但自己要给自己加一点柴,自己烤自己。"

跟尹握手道别,走出办公室那一刻,我脑中突然浮现一个画面:一个年过半百的斗士,手捧着《邓小平传》,神情自若地在悬崖边缘踱步。

离开芜湖时,雨已消停,眼前的事物开始清晰,不过我至今仍后悔没有做的一件事是:忘了跟尹说一句,"如果你染染头发,会更精神。"

十问

  • 01你觉得干汽车累吗,如果不做汽车的话喜欢做什么?

    尹同跃:干汽车可是累了,实际上能做汽车的国家,或者能把汽车做好的国家是很少的,我感觉汽车行业很累,因为产业链特别长,其他行业没干过,我也不知道其他行业累不累,但是我感觉汽车行业最累,如果不干企业这一行的话,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 03你现在还需要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吗,据说你还在看一本叫《洪学智回忆录》的书,它是你的精神慰藉良药?

    尹同跃:不需要安眠药了,睡得还不错。最近状态非常好,心定下来的,这个方向对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实践的过程是超过预期的效果的,所以现在状态好。因为我这代人经过了比较传统的教育,是不是战争片子看多了,总觉得我们这代人应该是为国家做事,男人做事情很难了,有时候觉得委屈,大家不理解,但因为再难的事,看看那些老人们,前辈人,他们太难了,我今天早上还看了一个小时《邓小平传》美国人写的,我觉得他是太难了。跟他们比,我们太渺小了。

  • 05觉得自己运气如何?

    尹同跃: 我非常有运气,一个是赶上大时代,上学一帆风顺上了大学,接受的国家的分配,上了一个最好的企业一汽,又赶上改革开放,接受了西方合资的一些项目,整个的机会都让我赶上了。后来又遇到了詹夏来书记,他应该是改变我人生的贵人,他促使我变成了今天的我。当然这个企业,非常幸运的,我们这个班子也是有缘走到一起,我们这个团队也非常的喜欢,我们这种小人物能够承担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幸福。

  • 07作为奇瑞家长,最近三年如果要打分的话,你给变革中成长的奇瑞打几分,给自己打多少分?

    尹同跃: 这三年我认为我们现在如果从头做的话,还不如这么做,对我自己打分是不高的,因为这几年也在摇摆,做得不够坚决,动作不够快。

  • 09有没有东西是以前深信不疑的,现在表示怀疑的东西?

    尹同跃: 我坚信天道酬勤。

  • 02你曾说过,假如奇瑞跌出前十,您说感觉天天像在火上烤,转型之后目前进展比较顺利,这个火上烤的感觉是否好了一点?

    尹同跃:现在好多了,自己要给自己加一点柴,毕竟我们这代人还是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老一代汽车人把中国的汽车从无到有,建立了完整体系。尽管是在土场踢球,毕竟是要有一个完整的球队的,我们这代人不能把它整没了,我们这代人怎么样把它带到专业的队伍上,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不光是专业队,而且要出好成绩,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自己要加点柴,自己烤自己。

  • 04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的话,面对国内外的企业家,你最想问谁?

    尹同跃:崇拜的人也多了,实际上都不容易,现在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大众汽车老总应该是我崇拜的偶像。不过,大众也在转型,过去大众是吃老本。二战的时候,希特勒搞得,那个产品他们吃了几十年饭,升级的时候导致他们有一段时间很艰难的,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左右,正好我们参与这些的合作,也参与了一些培训,这个很艰难。包括丰田,50年代转型的生活,都等于死掉了,他那时候那么艰难,我们现在还没有难到死的程度,我们现在还是很幸福的,当企业家的确很难,比起其他国家汽车界前辈,我们还是幸福多了。

  • 06你的梦想是什么?

    尹同跃: 就是把我们的品牌做响。

  • 08如果能够回到十年前或者20年前,会对那时候自己说点什么?

    尹同跃: 我难以想象20年前能有今天,那时候的追求可能就是希望做一个工程师,一个汽车人员,这是我当时的定位。

  • 10对汽车行业,你有没有要吐槽的话?

    尹同跃: 按照行业规律办事,不要走捷径,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记者后记

本期主笔:袁桂远

2012年中国汽车新闻奖获得者

这是我第一次跟尹同跃的深度交流,没有多余的寒暄,直入主题。因为彼此不熟,大家只奔着互补需求而已。

对于尹来说,顶着巨大压力在转型路上爬行的前半段已经完结,现在开始呈现还不错的结果,他希望把正能量通过媒体传递开来,不仅仅是给自家人看,更给数百家经销商"添把柴、加个火"。而对我来说,有故事就做。这些年,处于暴风眼的尹同跃,其故事不是没有,而是太多。所以,这次的采访基本采用白描手法,记录一个坐在面前真实的尹同跃就行。

采访结束,尹跟我说了一句,"跟你聊很愉快,可以有良好互动。",甚是鼓励,也算是《漫谈》一个好开端。

《漫谈》是网易汽车打造记录"现场故事"的一档全新访谈类栏目,我们聚焦每一个在汽车领域演变进程中掀起波澜的人物,并以此关注瞬息万变的商业变革,为围观的人提供有营养的内容。

一句话,我们只生产有料、有趣的人物故事,无关职位高低、平台大小。

  • 团队及联系方式
  • 栏目监制:袁桂远
  • 视频剪辑:张晓宁
  • 专题制作:袁桂远
  • 美术设计:李雪
  • 技术支持:石玉月
  • 栏目联系:yuangy@corp.netease.com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