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张帆

张帆:广汽设计总师

围绕着张帆的种种,开端实即是一个海归的故事,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抱负要酬。他说在奔驰工作,充其量不过是一颗螺丝钉,回国才有广阔天地。如今,在广汽履职5年的他,的确带领团队开辟了一片天地,而他的身份也不再是手持画笔的"主演",而是"导演"。那么这位新锐导演,是如何创造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的呢?

(袁桂远发自广州)趁张帆未到,端详下他的玻璃办公室,得出两个关键词:透亮、宜家。

透亮是因为大量使用了玻璃外墙的缘故,而宜家风格浓郁则是:偌大的暖色半圆工作桌占据中央、一排原木边柜紧挨墙壁。进门的一处落地窗,还安放了与边柜颜色呼应的小长桌,旁边是黑色软沙发。

如果不是边柜上摆放着二十来个大小不一样的汽车模型的"温馨提醒":这是一位汽车造型总师的办公室,我大概以为这是一个宜家的空间样板间。

虽然张帆的办公室并没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远不如他设计的车型有范,不过在这样安心的居家空间下漫谈,倒也更为合适。

最近,突然发现做人物采访,除了与嘉宾促膝长谈之外,辅以观察其的工作空间作为点缀,描绘人物会更立体,也徒增些许生趣。

比如桌面上一沓沓随意摆放的文件,似乎说明张帆已由一个设计师的主演转变成导演:不断为每个车型项目,签文件、盖章——采访期间,不断有人进来,让他过目文件、签字,就证明了这点。

在桌面的另一角,虽仍有数支各种画笔、铅笔,但我猜想大概张帆很少用它们,因为在他的办公室,看不到一张草图。记得在2013年的采访,我还能在他办公室看到一两张草图,但如今已被各式文件淹没。

角色的改变,意味着工作内容的改变。

最知微见著的,当时边柜摆放的汽车模型,仅有传祺GA5、传祺GS5、传祺GA3以及他在上一个工作公司奔驰所留下来的模型,仅一年时间,边柜上的车模成规模了:增加了传祺GS5速博、GA3S、GA6、GS4。

一年时间,三款新车,其工作量显而易见。

"所有的专业人士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张帆推门进来,依旧是衬衣、西服,有范——老友见面,不以寒暄暖场,直奔主题。

你刚从北美车展回来,听说传祺GA6、GS5速博、概念车WITSTAR在那里引起不少的反响?

"车展媒体日,遇到了好几个我之前的同事,他们有的不在奔驰工作了,但还在汽车公司,在克莱斯勒、在宝马设计部有很高的位置。"张帆回忆说。

他们到这些作品非常惊讶,理由有二,一是惊讶于作为一个中国品牌,在整个造型品牌和生产工艺品质上,已能够与国际水准接轨,"所有的专业人士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你应该知道,过去中国车企参加过不同的国际车展,不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制造工艺,你会感觉到中国产品和国际产品,有明显的差距。"张帆说的这个是事实,似乎也在所难免,如果倒退十年、五年,中国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的溃败,加上汽车人才的奇缺,差距怎么能缩小。

"第二他们会惊讶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张帆解释说,在国外工作项目推进的效率和速度,会比中国慢很多。

国外一般的车型开发周期是多少,传祺呢?

"国外各家公司不一样,欧洲公司一般是五年左右,日本的快一点可能也要三四年,但我们可能只有做到三年甚至更短。"谈到开发周期的时间长短时,张帆不愿多说,他担心消费者会产生误会:开发时间短,是不是就不可靠。

担心可以理解,因为中国汽车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格外苛刻,一有风吹草动,可能就用脚投票——因而未练就强硬骨骼的自主品牌,都慎行慎言,不想经风浪也经不起风浪。

国内开发新车周期比国外短,是普遍现象。当然不能以开发周期短与不可靠划上等号,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如同一个交卷快的考生,不意味他就考得差。

开发周期短是市场驱动,每一个中国品牌公司都希望尽快丰富产品线,从而才有机会从合资细缝里抢到几分蛋糕。

再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通过合资赚到了钱的国企,以高薪及职位吸纳了一大批跨国品牌的顶尖设计师及工程师回国,张帆就是其中一员。他曾是奔驰公司的终身设计师。

"我们为什么可以在短时间内,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把产品做得出彩,实际上是有我们超出常人的、大量的投入、辛勤的工作,孜孜不倦的这种追求。"张帆的话,让当时的我,想到科比的一句名言。

曾有记者问科比,为什么你能取得现在的成功?科比回答,你们知道凌晨4点洛杉矶是什么样子吗?我知道,每一天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这个点,他已开始锻炼)。

我想,为开发每一款新车,张帆团队也应该相当熟悉"凌晨4点"番禺化龙的模样。(广汽研究院位于广州番禺化龙镇)。

"传祺这几个车型展品,在设计品质、潮流把握、整个设计感的呈现,都做得成充分了。"他淡淡地说,但听得出来话里表露的自信,"应该说我们一扫外界对中国产品抄袭、模仿的这种低端形象,充分展示和树立了自主设计、原创设计。在如何贴合整个国际车坛的趋势、把握汽车主流设计上,在这次北美车展上,我们的产品体现得还是非常充分的。"

在吸纳顶尖设计人才以及本土设计师逐渐成长起来之后,不止是广汽传祺,还有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在自主设计方面也取得骄人的突破,"颜值"暴增。而往往好看的车型,也成了推动销量的强大动力。

此次参加北美车展的传祺GA6、GS4,得到了外媒及国内媒体的肯定,称之为"颜值爆表"的车型。颜值,网络流行用语,用来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一个指数。

中国品牌汽车设计进步,我们看得见,但你说你们的创新走到了世界设计序列的前面,自信从何而来?

张帆从身后的边柜拿下一个汽车模型,放在我的前面。这是传祺的智能驾驶概念车WITSTAR,此次也在北美车展展出,其实它的首秀是在2013年的广州车展上,并不是最新的。

他又找到他手机相册的一张图,展示给我看,"你看这张图跟我们的WITSTAR的车内设计有什么区别吗?"

我认真看了下那张图,再对比面前的WITSTAR车内设计,发现无论是在座椅的形式、以及木地板的内饰都如出一辙,"这难道不是WITSTAR?"

张帆笑了,"这是奔驰在2015美国CES消费电子展发布的概念车F 015 Luxury in Motion概念车"。

"F 015 Luxury in Motion概念车和WITSTAR概念车一样,它也是主打无人驾驶的一个概念,它的座椅可以旋转、中控也是大屏,用的也是木地板。跟我们的WITSTAR基本上是一模一样。"

"你如果再认真对比的话,你会发现非常多很相似的地方,包括座椅的整个形式,我之前在奔驰工作过,但是我已经离开三年多了,我知道奔驰不会是说要来抄袭中国的一个车,因为我们的车曝光率也确实并不高,而且基本是在国内。"

张帆说他让我看这个图片,本意不是表达奔驰模仿,而是想强调,"中国人的设计,或者说我们自己的创新,完全是可能走到这个时代的前面,完全是可以走到整个设计序列的前面,我觉得这个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当一个国家的孱弱,这个国家的民族自信心也会减弱,中国汽车工业也一样,过去哪怕有中国本土设计师,但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敢表现自己的作品,总以为外国的才是最好,"东抄西抄"之下,自信心崩塌。

张帆拿"奔驰概念车"举例,更深的涵义在于激发内心的自信心:中国人是有能力做世界级的设计,甚至可以引领风潮。

不久之前,发生在设计圈的一件小事,让他更觉得自信心的重要,"几位我敬重的老师发起一个项目:'设计师底线宣言',大意就是让我们这些设计师不做超越底线的事,比如抄袭。"

后来张帆没有在"宣言"上签字,他觉得"抄袭虽然有,但已经不是这个市场的主流了。"或许,他认为底线宣言本身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自信,而中国设计发展到现在,足以让世界侧目。

张帆说传祺新品重塑外界对中国产品抄袭模仿的低端形象

"汽车设计师也是一个高危行业"

他随手拿起桌面上的一本GA6的册子,"对于这个车,我们的设计主张是:傲世进取,整体看起来是比较威猛,比较有进攻性的。"

"第一眼就觉得这车长得很自信。"我回应他,没有恭维。

他抬眼看我,笑了笑,照着册子上的读了这样一段话,"傲世是一种张力,敢想敢为的态度,一如未来精英们对个性释放的追求,它表现不吝展现精英气场,热切拥抱,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工业美学,并兼具动感和优雅,进取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既是广汽设计对创新和超越自我精神的秉承,更是积极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汽车领域实际上自主品牌我觉得一直缺乏一个很有代表性、自信的作品,GA6当仁不让可以扮演这一角色。"张帆说。

从认识张帆开始,我一直觉得他身上最大的特质就是自信,这种自信一部分来自他的才学,一部分来自于他相信对民族品牌的未来。

"当然,希望它能够卖得非常好,因为我觉得这车真的是从方方面面能够把我们这个时代精神,和中国人在这个时代下的精神气质能够体现的非常好。"张帆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在他的微信上也偶见他吆喝推销。

他所在公司广汽传祺,这几年凭借着GS5、GA3S等几款热销产品,实现了高速增长。2014年,传祺全年销量为11.68万辆,增幅高达4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见张帆谈GA6乐此不疲,我追问,"虽然GA6量产车很漂亮,但很多网友对GA6概念车印象很深刻,现车和概念车差别挺大。当理想碰到现实,概念遇到工业,你们做了多大的妥协?"

"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复杂,因为现在的量产车,就我所经历的,不论是在奔驰也好还是在广汽也好,实际上是两种概念车,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车,像这种,就是说整个车它承载的完全是前瞻的设计,近期没办法去落实、实现的一个理念,揭示未来方向的这种概念车,这个你说要把它实现,这个可能都是说几年以后,或者在各种条件限制之下很难实现的。"

张帆说:"另外一种我们叫做量产的概念车,它实际上是基于即将发布的量产车,然后在局部是显得更夸张、更生动,但是可能也就不太具备这个量产可行性,这一类车往往看起来是更让人眼前一亮,相对量产车,但是从外界的解读就觉得,好像是因为先做了这样的很夸张,比较夸张、很生动的,但是在量产过程当中遇到现实的阻力,变得平庸了,但实际上恰好是反过来的。"

是先有量产车再有量产概念车?我第一次听说,而且我一直以为是先有概念车,量产车是在概念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的。

"对,先有量产车,再有这样的量产概念车,而这个量产概念车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一个更夸张的整体形象,去吸取媒体和整个消费者的关注,从而对这个量产车的发布做一个很好的前端市场的铺垫和渲染,我以前在奔驰做也是这样的,量产车已经做好了,然后把它拿过来,在原车的基础上去改,顶降一降,车身夸张一点,车头车尾,做一些LED,轮毂做得非常大。"

张帆喝了口水,轻柔地说,GA6的做法也是按照这样的流程推进的,量产概念车的出现是为了做宣传、作秀。

概念车有作秀的成分,我是知道的,但一直弄混了它与量产车的顺序。而张帆的坦率,也很我吃惊。

是不是你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工艺。

张帆点头,"设计师不是艺术家,不是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优秀的设计师恰恰是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还能做出一个非常好的作品,他既能满足苛刻的,各种工程、法规的要求,又能够满足整个预算,然后在市场上还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能够做出这样产品的设计师才是优秀的设计师。"

在设计过程当中一定是会遇到方方面面的挑战,张帆举例说,最简单的一个就是轮毂,"现在所有的设计师都喜欢画大轮毂,因为大轮毂给整个车身一个非常好的姿态,抓地的感觉,这个就像是健美运动员四肢发达的这种姿态,但是往往我们做不到,我们要考虑到整个车的底盘设计,要考虑到这个车的操控性能、节油性能,还有它足够的轮跳空间、转向,甚至它要跟钣金翻边倒角的工艺,你用什么样的工艺,它会有不同的限制区间,按照中国的很多车企的工艺,这个工艺不是特别先进,或者说比较便宜,它的限制就是越大,所以你会看到大部分的车企的自主品牌轮子会稍微小一点,轮包的空间会显得更大一点。"

汽车设计会涉及很多部门,他必须一一去沟通磨合,要去争取最大展现设计。

说道这,他突然来了一句,"所以汽车设计师是一个非常艰辛的一个职业,而且前一段时间在微信上看到,也是说汽车设计师也是一个高危行业,因为你在四十岁之前,如果在你的创意,你如果不能通过做设计成功,有所晋升,在你的职业道路可能会给你打开另外一条道路,不然的话你可能就越往下,整个职业生涯就越往下了。"

我说,你在40岁之前,早已成功转身,就不算高危了。他笑着,脸上浮现几分得意,今年他刚满40,正值不惑。

张帆与他的最新作品传祺GA6概念车

"中坚核心力量还是本土的中国设计师"

我问,一些国内中国品牌在国外设立了设计中心,广汽在国外有吗?他回答,"没有。"

那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区别?

"这个如你所说,很多企业都有海外研发中心,但是我看待这个事情是,我们是一定要有的,海外研发或者海外设计中心,海外研发中心这个是一定要有的,但是你是要走什么样的路径,你是先外再内,还是先内再外。"

"我知道很多其他的企业是先外再内,就是先把外面的能力,借助当地的这些资源,把它建立起来,能够快速的反哺本土比较薄弱的相关的自主开发的能力,但是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先内再外,先把自己内功练好,先把以广州为基地的这个,或者说以广汽研究院为中心的广汽自主能力的所有的基本建设都在这块去做起来,很辛苦、很难,但是我们必须要去做,因为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更加正向、更加直观,并且更加潜力无穷的方式,只有你自己把那个组合,把它建立好了,它才有不断地发生,不断地升华,不断地去繁殖的能力。"

张帆的计划是,"工程、设计、研发等领域在国内已有一定规模、能力之后,再尝试着建立相应的海外设计中心。"

张帆认为这样做将会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不会指望国外团队去帮解决一些传统汽车工业的问题,而是让他们作为我们的一个触角:深入整个汽车领域发展的最前沿,吸纳人才,搜集信息,然后和大本营做好相应的交流和整个知识的提升。"

"未来的他们会更多承担起我们这种先导和前瞻设计的能力。"张帆说。看来他并不羡慕也不急于在海外拓展,对于他来讲,关键是做好目前的,但如何在海外触角未有的情况,还能做到最前沿,势必也是很大的考验。

"而这种能力的具备与否,我觉得才是真正衡量一个设计团队也好,一个研究中心也好,是不是达到国际水准的一个标准,要看以后会怎么样,未来会怎么样,而不是只是简简单单眼前会怎么样。"张帆说。

那目前的设计团队中有外国设计师吗?我特别好奇在广汽设计团队到底有没有"老外"的助力,因为中国品牌找大牌外援很流行,但这一方面广汽的报道很少见诸报端。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品牌请国外大牌遍地都是,似乎这些大牌也愿意到中国掘金。北汽有全球汽车设计界传奇人物菲奥拉·万蒂(曾历任法拉利副总裁、菲亚特设计中心总裁和阿尔法·罗密欧的董事)、奇瑞有前通用首席设计师助理James Hope和前保时捷设计师Hakan Saracoglu、华晨邀请了意大利汽车著名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设计师Dimitri Vicedmini加盟并担任设计总监一职……

张帆毫不犹豫肯定了有外国设计师的助力,但在130多人的团队中,占的比例只占到5%,"中坚核心力量还是本土的中国设计师。"

事实上,这5%的"老外"基本上也是华裔设计师,"在我们团队中属于高级别的、资深的,专家型的。"

为什么偏向用华裔呢?张帆告诉我,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交流,"我知道很多主机厂,他们请的老外有很大牌的,但是他们可能没办法和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去交流的话,实际上他的工效,他的威力会打折很多很多,这一点是我们要着力避免的。"

"华人在整个汽车设计圈能够做到非常有经验,能在主机厂做到的实际上是比较少的,但是我着力在这个比较少的人里面,抓住几个也能为我所用。"张帆说。

目前广汽还通过与国外一些大学交流合作的形式,长期为这些有新鲜创意的年轻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现在我们就有五个这样的实习生。"

"如果一味只依靠中国本土的设计师,会显得有点闭门造车,而且视野会越来越窄,所以这个方面,从创意的多样性和广阔性上,一定是要走出去,要尽量吸收外面的这种资源,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是着力去拓展。"张帆在这方面,考虑得较为深远。其实也可以理解,他的角色除了是广汽设计的"架构师",同时也是众人的"导师"——而且他过往的履历,也让他明白,做设计避免闭门造车。

"为了出位而设计的产品,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与张帆相谈甚欢,以至于期间他有几通电话,他随意看了下就掐断;有人过来找他,寒暄两句就打发了。

初识张帆,看着儒雅的样子,以为是偏内向的人,熟络之后,发现他是个健谈的人,尤其谈及设计,更是话匣子合不拢。

我决意加快访谈的速度,避免更多打扰这位愈发忙碌的"负责人"。

汽车界都讲究面谱,就好比亲生儿女一样,总强调传承的基因——但往往都是老牌车企的面谱最为明显。广汽传祺是家新晋公司,是否你们现在就很在意并打造经典面谱?

在张帆看来,一个新的汽车品牌没有必要一上来就把自己限制住,"我们不像大众、奔驰这些动则一百年、几十年的历史,它要传承的一些东西实际上是它要保留一些独特的价值,我们的价值实际上是靠我们不断地推出新产品逐渐累积起来的,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创新。"

同时,他说站在市场竞争的角度,"我们也是注重品牌的品牌形象的树立,所以可以看到从GA3S开始,我们推出凌云翼的家族脸谱,尤其在GA6,包括在现在GS4上面都有体现,包括接下来的很多产品上都会有体现。"

他认为,家族脸谱或者家族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根据整个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出相应的变化——"凌云翼"是张帆一手推动的广汽传祺车型第一张面谱。

"每个阶段该有每个阶段的设计语言,如人一样,每个年龄段做不同的事。"我回应道,他笑着点头。

现在很多的中国年轻人购车都是"看脸的",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GA6、GS4这两款新车打几分?

张帆毫不犹豫给了9分,"总归会有一些遗憾,这个也是做设计师永恒的一个伤痛","一个新的产品出来,马上你就会看到有很多不足,这也是催生了我们为什么会有很多新的不断地改款、换代,就目前的各种条件,允许的条件和资源作为我们完全是自主开发的这样的作品,我觉得这两款车整体来说都还是很满意的。"

准确来讲,早期发布的GA5、GS5算不上张帆的作品,因为他从奔驰跳槽到广汽,这两个产品早就做好了设计;而最新的GA6、GS4用他的话讲才是"亲儿子"。

老板有没有被你主导这两个新作品惊艳到?我问,因为从外观来看,前后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领导阅车无数,并不会轻易被惊艳到。整体,他们还是很满意的。"说完,张帆不禁得意笑了。

GA6让你最满意的地方是?"我都挺满意的,预期都达到了。"不过张帆认为最为值得一提的是GA6前脸的"凌厉之美",说完他翻了下手中的册子,然后摊到我面前,指着其中的一页,对我说,"你不觉得GA6的前脸很像南狮吗?"

南师,我最熟悉不过了,小时候逢年过节就曾跟着爸去舞南狮表演——广东喜庆之时,喜欢舞狮以此庆祝——经张帆这么一说,再对比看了下GA6,"确实有几分南狮的神韵。"

"GA6的前大灯,我们叫它南狮眼。我们设计这个车灯时,故意一环一环的用灯光把它凸现出来。"张帆说。

"酷,很酷。"我不禁为张帆这一神来之笔点赞,将身边美好的事物,用现代的手法抽离、提取,既不会有强加的中国元素,又不失关联及趣味。

对于我的赞美,张帆悉数收下,没有"谦虚"一类的客套话,这大概是受"美式思维"的影响吧。

"我以前看过有些自主品牌,出过一些很出位的所谓的创新的设计。但是它们没有遵循一些汽车设计基本的规律,基本的流程,出来的东西感觉怪怪的,低廉或者说没有品质感。"张帆说,为了出位而设计的产品,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我顺着他的话锋插了一句,"自主品牌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但真的还有。去年广州车展上,就有某车企照搬了路虎的外形做了一款新车。"

你对这个怎么评价?张帆不想评价别人怎么做的,按照他的理解:匪夷所思的作品,通常是在不健全、不规范的体系中衍生的"失控"投射。

他认为,整个汽车设计的正向开发不是一个秘密,它是一个很清晰的流程,把整个的流程、整个技术要求和规范,在内部把它很有机的展开,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系统。

"好比我们建立好一个做香肠的机器,你要出广味的香肠,你要做个腊味的香肠,只要往里面不断地投东西就行了。"张帆举例说,"设计师在这个机器,或者在这个体系之下能够尽情的发挥他的创意,因为有这样的体系保证,所以设计师不会说出现天马行空、匪夷所思的东西,不受控的作品,但是它同时又是能够尽量保证你设计的创新性,和你的独特性。"

张帆透露,他在广汽这几年,也花了不少时间建立、完善能够让设计师受控但须保持创新性的体系。

张帆形容以前在奔驰是一个设计师,"作为整个机器的一个螺丝钉";来广汽是作为一个设计总师,"是要造这个机器"。

那现在你应该没有时间画图,也不需要再画了吧?"不画了,四十岁之后,就不想再画了,实际上来广汽以后,就基本上不画东西了。"张帆说。

即使他现在不再执画笔,但在我看来,他在画一幅更大的画卷,设计一个品牌的更大格局。

目前,你认为包括你们在内的自主品牌,最大的挑战与困难来自于哪里?

张帆认为最困难的,还是人员紧缺问题,"人员的资历、能力,实际上与我们整个团队快速发展所要求的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我们是希望不断地发展,能够达到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这样一个状态,这也要求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见识能够达到国际的竞争力,但是这一点应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另外,张帆也忧虑"作为自主品牌,我们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这也是一个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我们当然希望通过努力,能够把自主品牌给人们传统的印象改观之后,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一个国家应该是有你自己国家的品牌,作为你这个市场的主导,你不能说是满大街都是别人的品牌,所以我们是希望把我们的品牌推广到满大街都是,全中国都是,但是另外一方面,现实之中我们也受到很多合资品牌、合资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各种打压啦,所以在现阶段,整个自主品牌的生存状况还是很艰难。"张帆淡淡说,目光坚毅。

尽管包括广汽自主品牌在内,几家自主品牌车企这几年发展迅速,但现实却是赤裸裸,市场份额接连下滑。

艰难已是共识,但机会同样存在。张帆每次在上班路上,总能遇见他参与设计或主导设计的车型,幸福感油然而生,"满大街都是,感觉真好。"

张帆说设计和电影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比如光影

"我很喜欢看电影,曾经想过当电影导演"

不知不觉,跟张帆的采访已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超过原定计划——张帆还有一场会议等着。

好吧,最后,按照"漫谈"的习惯,以几个偏私人一点问题作为结束吧。

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以前深信不疑,现在深表怀疑的?

"这个问题比较突然的,有应该还是有的,但是呢,你现在让我一时找出答案,恐怕想不出。"张帆说从刚才具体谈设计,突然转到谈哲学,让他抽手不及。我倒乐了,终于为难了下他。

如果你不从事汽车设计的话,你最想做的职业是什么?

"以前,我很喜欢看电影的,曾经想过当电影导演。"张帆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不禁哇了一声。

"实际上可能这个跟汽车设计也有共同的地方,都是在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张帆说。

"也都是光影的东西。"我插上一句。"对,不仅是光影,同时也是在讲故事。汽车设计通过汽车来讲故事,然后是和人发生关联,创造一种生活,这个可能跟当电影导演也是相通的。"张帆说道。

"以后再出新车,我觉得你可以写个脚本,自导自演拍个微电影呗,顺便圆了导演梦。"我笑着对他说,"要不我当说客,跟吴老板(吴松:广汽乘用车总经理)说说。"

张帆摇头,一本正经地回答,"有能力、有时间的时候再说吧,现在还没有那么奢侈。"

说完,他起身与我握手告别,我突然抬眼看到他办公室的边柜上,有他爱人及两个小孩的温馨照片,那一刻我知道,年过不惑的他可能更愿意把奢侈的时间,留给他的家人。

或许,对于张帆来讲,除了设计事业,家庭的设计也同样也不能缺失他的发挥,"春节我带着小孩去了泰国玩。"他的脸上挂着几乎要溢出来的幸福。

记者后记

本期主笔:袁桂远

两届中国汽车新闻奖获得者

记得上一次写张帆,我用的标题是自信先生,这一次也有同样的感受。自信对于张帆似乎是与生俱来,但实际上这是由他的成功奋斗史,塑造而来,一步一步踏出自信。

他有时自嘲自己是个"龟毛"的人,在意形象,在意看法。或许设计师就会有这样的习惯吧。印象深刻的是,上一次我给他拍的照片,他不满意,拜托我用他的官方帅照。他就是这样,永远保持有范。

现在的他对于现状挺满意,他说当看到满大街跑的都是我们设计的车,很是高兴,这有关抱负。

《漫谈》是网易汽车打造记录"现场故事"的一档全新访谈类栏目,我们聚焦每一个在汽车领域演变进程中掀起波澜的人物,并以此关注瞬息万变的商业变革,为围观的人提供有营养的内容。

一句话,我们只生产有料、有趣的人物故事,无关职位高低、平台大小。

  • 团队及联系方式
  • 栏目监制:袁桂远
  • 漫画创作:黄司
  • 专题制作:袁桂远
  • 美术设计:李雪
  • 技术支持:庞威
  • 联系:yuangy@corp.netease.com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