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 汽车观察

ISSUE.120

2015.03.27

互联网的造车思维能否助北汽自主突围?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幷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产生深远影响。北汽也在2015年提出了"互联网+"新战略,并且已经开始践行,截止目前,我们且看北汽"互联网+"践行如何?

互联网VS汽车业  谁动了谁的奶酪?

互联网+汽车 由概念到实际运作

今年两会期间,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透露:“北汽将和乐视联手打造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围绕造车这一块,双方目前合作目标已经明确,时间也已经出来,但还不方面透露。” 然而,仅一周之后,3月23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与乐视从“眉来眼去”到正式“牵手”。

>>北汽2014年业绩同比增长341.0%

而在双方签约的前一天,北京汽车公布了上市后首份业绩报告——2014年年度业绩。数据显示,北汽全年收入563.7亿元,同比增长341.0%,归属于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为45.1亿元,同比增长66.2%,每股盈利0.7元,同比增长45.8%。受益于互联网造车项目的落实,北京汽车(HK1958)的价格一路上涨。截止至3月26日收盘,当日涨幅为5.74%。A股市场在其带动下也迎来喜人涨势:3月23日,A股中福田汽车涨2.72%,首钢股份涨2.23%。[详细]

互联网VS汽车:谁颠覆谁?

业内一直在盛传“北汽沦为代工厂,互联网正在颠覆汽车业”的说法。对此,3月23日,北京汽车副总裁邬学斌对媒体表示:“互联网汽车离我们很近,互联网肯定是会影响汽车行业,我们也不能否定,同时还要迎合。互联网虽然会影响到汽车行业到发展,但还不能称之为颠覆,互联网只能带来汽车技术上的改革,真正的突破还得依靠汽车行业的研发。”

北京汽车隶属于北汽集团,北京汽车覆盖了合资豪华品牌北京奔驰、合资中高端品牌北京现代、以及自主品牌中高端和经济型乘用车产品。乐视控股是一个带有浓重互联网思维的互联网企业。作为当下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型公司代表。乐视将为北汽提供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系统、EUI操作系统、车联网系统,北汽贡献乘用车的整车、研发能力,两者共同打造智能汽车生态系统。乐视控股在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和智能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互联网思维可为北京汽车成功转型提供创新思维,最终实现“互联网+汽车”全新模式。[详细]

北汽布局互联网产品:加速新品上市

全国人大代表、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将表现出新常态:“一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战是一种新常态;第二就是新产品推出速度会越来越快。第三围绕着竞争的加剧,优势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劣势企业逐渐退出,甚至被并购,这也会成为一个新常态。”

北京汽车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通过三个产品系列运营,包括中高端绅宝系列、经济型北京系列及威旺系列。北京汽车自主品牌的销量分别是2011年24,415辆、2012年77,561辆、2013年202,280辆及2014年1300,300辆,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北京汽车于2013年1月4日获得北京奔驰50%的股权,并于2013年11月增持到51.0%的股权。北京现代是北汽投资及现代汽车各持有50.0%的股份。

近日根据北京汽车首次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北京汽车(01958,HK)上市之后的第一份全年业绩正式发布,自主板块业务再次拖了后退,2014年毛利亏损6892万元。

根据北汽官方网站发布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北京品牌将推出五款新产品,其中三款SUV产品,两款轿车产品,2015年产品结构继续调整,其中将扩大SUV产品占比。[详细]

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造车

3月21日,北汽绅宝X65正式上市了,根据媒体报道,今年还有3款SUV即将上市。全国人大代表、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曾在公开场合则展示了更大的雄心:“未来绅宝X65车型的销量将突破1万辆,北汽自主品牌销量计划突破50万辆。”有分析师认为,“今年加速SUV市场的布局,是为了改变北京汽车利润表现不佳、资本市场对其信心不足的现状。”自主品牌是北汽的主营业务,主营业务的精进,体现了北汽在资本市场运作的底气。

从2014年资本开支显示看,资本开支主要是北京奔驰用于产能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汽车的资本投入为2961万元,北京奔驰的投入为2173万元;2014年,北京汽车的资本投入为2061万元,北京奔驰的投入为9396万元。

尽管如此,北京品牌在2014年销量已经大幅提升,全年销量突破30万辆。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2014年,北京品牌产品销量是逐年提升,2015年的目标是突破50万辆。

北京品牌的明星产品表现突出,2014年,绅宝D50单月销量突破8000辆。

根据北汽与乐视合作的公开资料显示,北汽与乐视合作的首款新能源汽车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亮相。“2015年将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时期,北汽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至少将增长3倍以上。北汽新能源2014年共销售5000多辆电动汽车,而2015年北汽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达到2万辆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曾对媒体表示。根据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车销售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北京品牌纯电动新能源车实现5.5千辆,较2013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详细]

北汽“互联网+”进程

2015年,北京汽车主要开展业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块,分别为:新模式-合资合作、新布局-新能源汽车、新深度-汽车金融服务、新战略-互联网+。

>>北汽与京东合作

2014年3月,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京东商城达成战略合作,在“新业务/新技术领域联合进行投资”一项中包括车联网硬件与服务技术;车载智能终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新能源项目商务与金融服务同京东个人消费贷款的结合;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投资与收购等。

>>成立北汽德奔

今年3月13日,北汽与奔驰技术,合资成立了“北京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此举在推动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实力提升方面再进一步。公司成立后,企业将针对新能源、电动车、乘用车等零部件和相关技术进行研发。未来三年后形成整车的开发能力,计划每年为北汽开发一款新产品。据悉,双方合作打造的首款车型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上市,该产品定位C级车型。

>>北汽与乐视合作

3月23日,北京汽车与乐视控股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两者将联合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系统。据悉,北京汽车和乐视合作的首款产品将会在4月下旬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

国内造互联网车条件尚不成熟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相关文章中阐述,美国车联网技术发展至今长达30年,日本也已经达到了23年,并且两国仍然积极投入新技术的研发。中国车联网技术从2009年正式起步,时间较晚,至今正式发展了5年,目前处于智慧交通的建设期,问题较多。“记得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设计就是在中国形成南北派,互不通用,目前据说已经全力解决。”由此也看出中国的车联网的基础的标准通信协议等尚未统一,车企做起来较难。

国内车联网发展的基础源于三大运营商提供的高品质通信服务保障。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4G带宽满足不了汽车安全性的需要,因此至少需要5G带宽,才能不断交互才能直接通过云端服务来指挥车辆的操作。虽然4G刚刚使用一年有余,但是随着物联网、车联网和移动互联发展的加速,4G的瓶颈效应将会在3年内显现。

互联网造车极具市场潜力

美国市场研究咨询机构“BIIntelligence”制作了一张柱状图,对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汽车三大市场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规模,进行了对比。从以下图片可以看出,汽车市场的销售规模可以和智能手机分庭抗礼。而在中国的造车意味着产值巨大的愿景,挣钱不重要,只要有巨大的愿景就有获取资本市场认可的机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不论是真的造互联网汽车,还是把车载应用更好的前装到整车产品中,实现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资源与造车相结合就是巨大的成功。在中国的造车意味着产值巨大的愿景,挣钱不重要,只要有巨大的愿景就有获取资本市场认可的机会。

在整车企业与互联网结合的过程中还有诸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整车与IT业合作的最大困难是,流程与时间进度不匹配。“某车企负责车联网项目负责人告诉网易汽车。”因为电子产品的周期时间相对短,而汽车设计规划流程一般得经历36个月左右的周期。这种周期上严重不匹配成为互联网造车的最大障碍之一。” [详细]

在“互联网+”已经纳入北汽2015年主要计划之一。而北汽目前积极挽回“自主阵地”表现不佳的现状,通过与乐视合作、建立“北汽德奔”、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举措,都是为了在资本市场更加地“有地位”,同时给股民以信心,为下一步冲入A股市场做准备。从整个产品布局上看,北汽正在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相关

精品策划

非官方的专车,今天你坐了吗?

《标准》中从GPS跟踪、为乘客购买保险、先行赔付保障机制等几方面提及了乘客安全保障,但是没有从法律法规的角...[详细]

是一刀切还是打击黑车?专车该被叫停吗

针对争议已久的打车软件"专车"问题,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昨日表态称,将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详细]

日系增长自主连跌 2014国内车企销量盘点

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公布了2014年销量数据,从销量上来看,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五家日系车企业虽然2014年销...[详细]

互联网的造车思维能否助北汽自主突围? 编辑:张南  2015-03-27 分享到:
| 汽车首页 | 回到顶部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历史回顾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