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Power咨询公司亚太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认为,今年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消除,海外市场日渐恢复,从出口数量上看,今年有望达到40万辆,已远超过2008年的水平;二是中国企业这两年间也加强了对海外市场的部署力度,新开辟了很多出口国家和地区,除了东欧和非洲,近年来对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北美的汽车出口也发展较快。[详细]
利润如刀削 赔本赚吆喝
人民币升值对汽车出口是一大明显的利空,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也减少了国内出口业务的利润。“现在的出口利润跟刀削一样薄。”一位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业务的负责人如是比喻,受以上两大利空影响,现在有一半的企业出口业务徘徊在亏损的边缘,而该企业的轿车产品由于造价高、出口量小,难以有效控制成本,已经陷进亏损的泥潭。
低价低质的形象短期难改
缺乏世界级的汽车品牌企业已经成为阻碍中国迈入汽车强国的最大痼疾,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汽车往往给人留下低价低质的印象,品牌溢价与欧美日韩品牌有着天然的差距,而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抢占市场更让中国车品牌美誉度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贸易壁垒高筑 法规严苛
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国内企业容易在排放、技术标准等方面遭遇贸易堡垒,江淮陆风和华晨被迫退出欧洲市场就是明显的例子。自主品牌在技术上、品牌溢价上与跨国车企存在很大差距,对出口规则、当地法规标准也不甚熟悉,即便已经交了不少学费,打入成熟汽车市场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