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第65期

油品升级谁买单 企业消费者三七开合理吗?

油品升级

导读

国家发改委23日宣布:今后两年各地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分别加价290元、370元;2017年年底后,升级至第五阶段时,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油品升级所需成本由消费者承担7成,企业承担3成。

现实倒逼 大气污染推动政策落地

相关专家表示,当前中国城市已经面临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即使按照环保部公布的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每立方米35ug来看,仍比发达国家标准宽松很多,这其中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是重要因素。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就是要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次加价政策的快速推出,彰显出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前所未有的决心。[详细]

汽车一年排放3770.6万吨污染物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2011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详细]

油品落后 尾气硫排放成大气重污染源

由于涉及到油企、车企以及环保部门的多方博弈,加上市场监管力度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油品升级进度缓慢,进程明显落后于欧美国家。欧洲从2005年开始全面实施欧四(相当于国四)排放标准,2009年起实施欧五(相当于国五)标准,同时欧六标准预计也将于2014年开始实施。而我国从2008 年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三标准,即使2013年底实现向国四标准全面过渡,也要落后欧洲8年之多。[详细]

油品中硫的含量,几乎决定了机动车排放的所有污染物水平。PM2.5、CO、碳氢及氮氧化合物,都会随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中国的汽车排放标准、汽油标准都是参照欧洲标准制定的,也就是说,“国IV油”的硫含量是等同于“欧IV油”的。但欧洲早就用上了“欧V油”(硫含量≤10ppm),反观国内,北京于2012年年中用上了“京V油”,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地推广“国IV油”不久,全国大部分地区现在用的还是“国III油”(硫含量≤150ppm),硫含量是欧洲标准的15倍、美国的5倍。[详细]

关注热点

企业消费者三七开说法从何而来?

油品升级的成本中,是消费者承担七成左右,炼厂则承担三成左右。国家发改委对此解释,消费者多承担是基于“多用油者多承担”的原则。另有业内专家也对网易财经表示,此次加价更多是站在污染防治的角度,而不是市场经营的角度来制定政策的。但是,这项政策公布后,坊间最大的争议也在于此。实际上,那些汽车拥有们想不通,为什么讨论了这么多年,舆论反对声最激烈的消费者承担大部分成本的方案反而变成了现实。

实际上,关于油品升级成本三七开的说法,最早来源于媒体对中石化一名中层讲话的报道。早在今年初,中石化科技开发部一位副处长曾经公开表示,中国油品升级的成本仅由油企和消费者承担,而涨价只能覆盖成本的70%-80%,另外油企自己还要承担30%左右成本。没想到,当初的预测行言语最后真的变成了国家发改委的政策。[详细]

三桶油技改成本究竟多少?

早前,当国务院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第一次确认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的原则后,舆论就呼吁,必须让油企向社会公开成品油成本和油企质量升级技术改造的成本,必要时要举行听证会来厘清责任和成本分担。

对此,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宏对网易财经表示,让炼油企业公布成本不现实,因为企业不同,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本也不会相同,此外包括原油成本、辅料成本等等,操作起来也比较难,目前也没有企业在做。周大地表示,当前任何企业都做不到成本绝对公开,现在所能做到是,对已经完成改造的炼厂成本进行全面调查和审核再确定加价标准,企业并不能自己决定加价多少的。

其实争议在于,支持炼油企业的专家们强调,新的加价政策技能覆盖部分炼厂的七成左右成本,还需要炼厂资金去承担一部分。但是,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微博)表示,根据他们此前的测算,国Ⅲ升级至国IV,每吨成本会增加300元-400元,再升级到国Ⅴ标准的话,成本会再增加150元-200元。所以,张斌认为,最新的加价标准是因该可以满足炼厂的升级成本,即便是不够的话加上硫磺等炼油副产品的收入,也肯定能够覆盖住了。[详细]

支持之声:消费者承担七成成本有合理之处

成本可承受:私家车主每月多花二三十元

目前,各地还未开始实施加价政策,对于承担七成左右成本的消费者而言,油品质量升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费用支出的增加。以私家车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个油测算,汽油从第三阶段升级到第四阶段后,车主月支出费用将增加33.6元左右。从第四阶段升到第五阶段,月支出费用将增加20.8元左右。对于消费者来说,汽油升级后的成本增加仍可承受范围之内。[详细]

体现公平的原则:谁污染、谁负责、多用油、多埋单

发改委方面指出,此次油品质量升级体现“谁污染、谁负责、多用油、多负担”的原则。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油品质量升级上升的成本并不是全由消费者承担,炼油企业将承担至少20%至30%。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虽然北京等少数城市汽车拥有率较高,就全国13亿人口而言,开车用油的人群不及总人口的5%。油品消费者作为直接污染者,为此负担一定的成本是合理的。

对于此前有人建议,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或免税等方式承担油品质量升级的部分成本。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目前国家只对对农业用油、渔业用油、公交用油、出租车用油进行补贴。“政府补贴的钱来自全体纳税人,如果对油品质量升级消费者承担的部分进行补贴,相当于用穷人的钱补贴富人,这是不公平的。”[详细]

升级加价后 我国油价依然属全球中等水平

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采集的数据显示,调价后北京地区92号汽油不含税零售价格为5.80元/升,含税零售价格则为8.07元/升。国际市场看, 新加坡不含税油价较高,其它监测国家(地区)不含税油价基本均在每升5至6元左右;含税价格差异则较大,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达到13元/升以上,亚洲的日本、韩国在10元/升左右,而税率较低的美国仅为不足6元/升。

目前各国(地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完全市场化价格模式;二是东亚地区(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实施的 由政府管制逐步向市场化定价过渡的模式;三是完全政府定价,如沙特、委内瑞拉等主要产油国国家。我国属贫油国家,60%的原油需要进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市场特征与定价机制与我国更为接近,加上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进口原油的运输成本也比较接近,这些国家(地区)的油价水平对我国而言更有参考价值。 [详细]

反方质疑:油品升级不能再让消费者出大头

油品升级成本 炼油企业只承担三成不合理

最新财报显示,中石化等“三桶油”,今年上半年净利1293亿,每天净赚7.1亿。这意味着,即便“油品升级到国五标准,成本将超千亿元”属实,“三桶油”也并非没有能力为此全部埋单。而“三桶油”的经营成本畸高,如数据显示,2011年中石化在工资等员工福利方面支出便高达3626.3亿元,同比增25.8%,2012年中石化用工总量高达106万人,超过世界500强前三强员工的总和。为此,中石化自己也承认,“现有员工过多、人工成本过大”。这意味着,中石化只要稍稍降低一下其“过多过大”的人工成本,便足以消化其全部的升级油品成本。

更不用说,“三桶油”并非一般意义上可以只讲成本利润逻辑的普通企业,而是具有高度垄断性质、肩负特殊社会责任的“全民所有 ”央企,即所谓的“共和国长子”。这种身份背景下,让全民承担油品置换升级的大部分成本,而央企只承担其中的小部分成本,显然没有道理。[详细]

油品升级不应涨价 政府可对油企减税

治理环境污染,首先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对于油企实施技改成品油提质升级,有关部门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给油企减压。比如,对成品油提质升级进行财政补贴。众所周知,国际上的油价差距主要是根据各国国情不同,对油价征收的税率也不同,目前国内汽油征收的税率大约为30%,按美国能源署和欧洲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的税率大约为13%,所以,中国的高油价,部分原因在于高税收。

因此,成品油提质升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非是仅有“涨价”一条路可走。在财政补贴不可行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考虑对成品油减少税收,让利于炼油企业,不断提高油品质量。避免了油企一门心思靠涨价化解成本,将环保责任转嫁给消费者。[详细]

燃油税车船税 消费者已为环境污染买过单

汽车上路行驶增加了环境污染,车主理应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但目前车主已经为汽车污染埋了两次单、缴了两种税。其一,2008年底开始征收燃油税,从量计征,燃油税就包含在油价中,之所以征收燃油税并将之包含在油价中。其二,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新的车船税法正式实施,车船税按排气量计征,排量越大缴纳的车船税越高,这同样是为了促进“节能减排”,让多污染环境者多埋单。

“谁污染、谁埋单”,多污染、多埋单,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车主已经为汽车污染缴纳了燃油税、车船税,国家已经基于同一缘由和名义向车主征收了两种税,凭什么还要将本应由石油巨头承担的油品升级成本再次转嫁给车主?[详细]

你的立场

油品升级 消费者承担七成是否合理?

支持 -1 反对 -1 0 0

精品栏目推荐

跨国车企超级平台或埋葬中国车企

所谓超级平台,就是在汽车平台化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汽车车身的平台化率,使零部件可以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详细]

奔驰借鸡宣传车身控制功能

为了凸显全新S级W222的“魔术车身控制功能”,奔驰借"鸡"宣传。鸡在行进过程中可以保持头部稳定,这种稳定性,...[详细]

日系车这一年:顽强复苏 仍未恢复

近一年来,日系车企过得可谓非常不易。去年9月,因钓鱼岛争端,中国爆发了全国性的反日示威活动。当月,日系乘...[详细]

汽车厂商们,大胆和谷歌苹果在一起吧 编辑:高文菁  时间:2013-9-25 分享到:
| 汽车首页 | 回到顶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