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4日天津论坛报道 9月3日至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丽泰达国际酒店举行。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年度主题下,来自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多元化的会议模式展开深入的讨论。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高卫民走进网易汽车专访间,认为认为核心竞争力一是具有这些技术,二是掌握这些技术的能力。中国车企要注重这些技术的前期研究,而不能光注重技术的产业化,只有真正的高技术,才能涉及到产业化的过程。以下为对话实录: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 高卫民
产业化的前提是核心技术研发
网易汽车: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的现场,我是主持人王昉。在本期网易会客厅的直播间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高卫民主任,欢迎您的到来。
高卫民:您好。
网易汽车:这是高主任第几次参加天津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了呢?
高卫民:第三次了。
网易汽车:能谈谈您对这次论坛的感受吗?
高卫民: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论坛,中国汽车工业还是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已经是生产大国、销售大国了,但离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距离,再加上我国之前的计划经济以及之后产品引进过程,整个汽车工业如何自主开发产品,在理念和能力上还比较欠缺。目前正在经历变革,变革过程中每年有这样一届论坛,大家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起做交流,我认为非常有意义。
网易汽车: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繁荣,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论坛,无论是媒体主办、研发机构主办还是学术机构主办的都越来越多,高主任一定也参加过很多这样的论坛,我们在上届长春车展论坛上也做过交流,您觉得与这些论坛相比,这届发展国际论坛有什么特点吸引你呢?
高卫民:正如我刚才说的,我们正处在变化阶段,思维模式在变化,汽车的情况也在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我认为这届论坛抓住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话题,企业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做一些自己的变化,或者把这些变化称之为“创新”。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必须变化,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主题。
网易汽车:刚才高总提到,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也必须要变化,您觉得上海汽车未来会向哪些方向发展呢?
高卫民:从汽车生产大国变为汽车强国,这是我们国家的愿望,是我们民族的愿望,也是我们汽车工程师最大的梦想,要想从大变强,首先就是自己要有实力,这是最关键的,我想这对上汽来说是今后变化过程中要注意的,注重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关键人才,也就是关键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网易汽车:您觉得自主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是人才吗?
高卫民:核心竞争力有很多,人才是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认为核心竞争力无非是这两方面,一是具有这些技术,二是掌握这些技术的能力。
网易汽车:两方法相互结合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高卫民:这两方面是完全分不开的。
网易汽车:今天早上万钢部长发表了讲话,谈到了对整个汽车工业的看法,在上午国家部委领导的发言中,您有什么收获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高卫民:我感觉这次是比较科学、辩证地看待今后的发展,特别是对新能源、电动车,我认为,任何科学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关系和环境关系,如果过分强调某一样东西,可能会适得其反。而我认为这次的观点比较正确,指出了方向和重点,并不是一味做什么。
网易汽车:上海汽车在未来变化中,您的规划重点会向哪方面发展?如何平衡各方发展目标权重呢?
高卫民:不能说我规划了什么,也不能全面地说,只是我在上汽里工作,可以谈谈上汽做具体工作时的想法。
我认为能源和环境是我们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而推动新能源,特别是电动汽车,肯定是我们的方向。但在这个方向的过程中如何把握,正像刚才会议上很多领导说的那样,实际上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还有差距,特别是在科学成果上,在研究上,我们到底能否具有一流研究水平并研究出具有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这才能谈得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和国外的差距还比较大,所以,我们要注重这些技术的前期研究,而不能光注重技术的产业化,只有真正的高技术,才能涉及到产业化的过程。
作为企业,不光要注重现在的产品,现在产品在环保、节能技术上的提高,也要花精力去开拓先进的产品,比如新能源产品,更要注重支持新能源产品的关键零部件技术。
所以我们的战略重点考虑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