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4日天津论坛报道 9月3日至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丽泰达国际酒店举行。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年度主题下,来自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多元化的会议模式展开深入的讨论。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高卫民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高卫民在论坛上发言: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来讲,比国外汽车创新开发还有很大的距离,虽然我们这几十年拼命地追赶,中国汽车工业和国外的差距从新的问题来讲越来越大。我们虽然解决了没有车到车,从有车到有好车还有很长的路。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是推动汽车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是企业内在发展需求,我们必须以技术创新的理念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
论坛发言实录
高卫民: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午好。我主要讲三点
第一,创新是企业发展内在发展,第二个讲中外汽车发展状况和差距。第三以技术创新怎么推动企业的改进,最后有一个总结。
计划经济遏制了创新能力
我们回顾历史,我们是非常落后的农业国家,近一百年的落后,使我们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发展必然环节中缺失了。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是汽车大国,但是离强国有很大的距离。汽车工业落后到什么样程度了?我这有段毛主席的话,在毛主席语录里面没有,但是是毛主席说的,今天上午介绍贵宾的时候,有一个陈先生,在我的汽车生涯里面写这样一句话。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呢?能造茶壶、茶碗,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我们造不出来,这是1949年的情况。
这边还有一个老前辈姚宾,一汽的厂长,推荐姚宾同志做一汽制造厂的厂长,毛主席问说是谁?是市长的白面书生吗?问他厉害不厉害?下面说很厉害,就说好吧,就他了。现在汽车行业都知道姚宾,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949年以后,我们实行了计划经济,今天讲自主创新,我们落后的农业国历史和计划经济这样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扼杀我们的创新,我们好几代人已经没有创新的理念呢。今天要着重宣扬自主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创新是有计划的,往往计划跟不上变化。
而且创新是以军事化,大会战方式进行。许多老前辈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许多年轻人,特别是80后基本是没有印象的。
在这个时代里面,研发与市场没有挂钩,没有市场效应,研发研究创新,开发产品完全与市场脱节,以利润为目标,缺少了创新原动力。在这个时代不保护知识产权,而且这个体制也根本不支撑这种创新思维的,研究人员、科研人员往往成为科研的工具。
在今天由于这样长时间一百多年的历史,使今天虽然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主导我们社会的发展,但是还有在许多的方面实际上有许多传统的思想延续到现在,往往在许多的时候,还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决定组织创新方案和实施,而且在许多方面地方保护,垄断,在体制不健全,创新上缺少人力资源保障,我们讲了许多重视人才,但是最关键是尊重知识,只有尊重知识才知道尊重人才。
我们现在讲了尊重人才,但是在许多政策上、方向上可以看出实际上没有真正做到尊重。
所以,还有许多的方法上也阻碍了我们的创新,比如说过分依赖于国外的引进,靠市场换取,靠这种长时间的合作方式,这符合现代汽车发展的需求。
今天以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创新是我们企业的原动力,创新是我们内在需求,并不是别人希望我们创新,而我们产品要有竞争力,必须有创新。农业时代创新主要是生产,在工业时代创新主要是追求经济价值,而今天的知识时代,汽车企业的创新要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价值全面实现。
国外经历这样四个阶段,从技术来讲,我举两个例子,大家非常关心的新能源、新技术,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从汽车工业近一百年的历史来看,以今天为例,前十年和后十年,能源多样化发展,研究各式各样可能性改善环境。
刚才里查德先生也讲安全方面的技术进步。从这个图可以知道,在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时代,安全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在汽车工业通过造样车,进行碰撞实验,再造样车,再碰撞,花费的时间非常长,花费费用很多,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试错,在这样的时代,有了计算机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数字方法实现,在计算机时代,我们可以模拟这个车在这个情况下可否,再做样车的论证,这是技术的进步。
从这个方面来说,光技术的进步还不够,从这图表可以看到,国内50年代有红旗牌解放卡车,红旗牌轿车,80年代上海大众引进了流水线,民营企业开始发展,今天许多自主品牌企业,不光在整车上,也研发新的发动机,在产业结构和发展理念上还有许多的差距。50年代是闭门造车,80年代是市场换技术,今天还有消化和创新。
以技术创新的理念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
产品创新经历了这样过程,前期研究,产品开发,产品推出,在目前自主品牌范畴里面,绝大多数企业只做到了产品生产,产品开发解决了产品来源问题,还有许多的途径,这些途径未必是最好的。
前期研究在国内自主品牌里面还是空白,包括我们上汽在前期研究方面做的非常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工业和国外的差距非常大,这句话刚才方总在他所谓的微笑曲线里面说了,汽车制造行业里面利润是最小的,制造大国的利润肯定经不起汇率的一点变化,最关键在前期的开发和后期的服务上。
这方面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和国外确实有很多的差距,虽然我们这几十年拼命地追赶,中国汽车工业和国外的差距从新的问题来讲越来越大。我们虽然解决了没有车到车,从有车到有好车还有很长的路。
所以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必须以技术创新的理念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首先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发展,我在这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汽为例,上汽在2004年开始筹办自主品牌公司,并且从事产品开发,我们快速优化了荣威750推向市场,但是我们着重在750开发同时花很大的力气和费用开发荣威550,我们花了近五年的时间从前期开发开始到产品工程,我们花费大量的费用和时间开发了上汽550轿车,同时在这个车上看到以他平台的NG6轿车和今年欧洲上市的欧版NG6轿车等。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不可能把上汽所有的产品做介绍,我汇总在这样的图表上,我们上汽作为整车平台从A0级到B级车,我们新的NG3将在今年年底投放市场等,LP21即现在的荣威550,LP24即在2012年推出的电动车,PP11是荣威750。
从发动机来说,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发动机,我们在变速器方面,也开发了自己的品牌。以技术创新推动战略转型,上汽从以前的合资合作,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的基础上,我们产生上海汽车乘用车板块,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趋势,相互促进走最优化发展道路,自主品牌的发展方面最主要是基于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
我们技术中心有上海、南京等三块,从上市公司而言,我们有许多技术中心,整体到目前为止,就近两千个员工,我们服务目标是四个整车厂,三个发动机厂。除了这些机构的建立之外,我们在产品开发的同时,我们还推出了技术中心体系建设,就是上汽的工程开发的体系建设,主要从事十个方面的工作,从产品流程开始到融合产品开发,真正尊重知识崇尚技术的企业文化,这是刚才讲的产品,除了产品、体系建设和硬件建设之外,我们在上海安亭投资40亿建设上汽技术总部,现在一期已经完成在2003年底将全部建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是推动汽车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是企业内在发展需求,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来讲,比国外汽车创新开发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中国汽车技术在开发方面有许多的落后,市场并不因为你自主品牌,起点比较低而原谅,所以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拓展思路,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以技术创新作为你自主品牌开发,将是中国汽车发展的重要契机。谢谢。
"变者领先"--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转型与升级,网易汽车历时3个月精心策划,39人专业报道团队全情投入,6大主题专题直播报道,网易汽车带您直击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为您倾力展现国内外汽车行业领袖的睿智与哲思,我们与您共同关注汽车行业的未来。
更多论坛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 http://auto.163.com/special/00084ITU/2010ifca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