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日报道 一年一度的长城科技节今日开幕,作为长城向外界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除了展示了传统发动机研发、新能源技术以外,还展示了自动驾驶技术以及让人脑洞大开的“脑电波控制车辆”技术,在我们都在感叹哈弗SUV销量逆市上扬时,也来感受下长城科技上的努力。
在将近一天的行程中,我们参观了哈弗技术中心的风洞等几个实验室、科技节成果展示、自动驾驶以及脑电波控制车辆以及长城董事长魏建军的专访。
鉴于当长城汽车和无人驾驶、“脑电波”联系起来时产生的遐想,我们先看看这两项技术。
●长城自动驾驶,目前只能待在固定场地
我们需要再次说明下,“自动驾驶”并不等于“无人驾驶”,Google那种全程不需要人参与只依靠设备保证车辆自动行驶的才成为“无人驾驶”,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动驾驶同样需要驾驶员在驾驶位。
Google除了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采集数据库信息、调取实时路况实现自动导航和驾驶。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没有方向盘、油门、刹车灯传统的结构
宝马、奥迪和沃尔沃也都公布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情况,三种技术路线大致相同,目前都能完成自动变道超车等实际操作,并且都在封闭场地上进行了高速测试,像沃尔沃在北京六环路上进行试验一样,这三家技术都可以实现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动行驶。
相对于这些汽车大佬们在自动驾驶上的表现,长城的自动驾驶目前看起来还是比较稚嫩。
长城的自动驾驶技术原理也是利用GPS通过互联网获取指导行驶的信息,再利用外部传感器识别道路信息,目前试验车辆还没有融入摄像头、雷达、激光传感器等外部的传感器。
长城自动驾驶技术还相对初级,因为没有利用外部传感器所以对道路上突然出现的动物、异物等还不能识别,目前还只能在特定的封闭场地运行,预计在2020年将会实现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
●脑电波控制车辆仅是个概念,看起来依旧diǎo炸天
用“意念”控制某项东西,向来是人类的一大愿望,这在脑电波技术被研究后逐渐有了一些应用,比如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公司可以利用脑电波控制音乐播放,有些游戏中也会利用到该技术。
此次在长城科技节上展示的“脑控汽车”是天津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与长城汽车共同合作研发,目前已经过了2年多的实验。
这项技术对于操作者要求很高,在实际演示中成功率还不是很高,并且制动时的力度很大并不平稳,研究人员解释说人与人之间身体差异以及对环境的不同适应能力对控制车辆影响很大。
演示时,因为研究人员的脑部信号不稳定所以让车辆动起来的成功率不高,只拍摄到了发动机启动和熄火。
如果把脑电波控制汽车比喻成成年人,目前长城和南开大学合作的项目还停留在小孩子咿呀学语的阶段,想要基本完整的控制车辆还要经过漫长的研发过程,但即便是这样脑子想一下车辆就会动起来,感觉还是diǎo炸天。如果能够进入到实用阶段对残障人士开车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热门车型推荐
宋PLUS DM-i (国产)
- 厂商指导价(万):15.48~21.88万
- 级别: SUV
- 上市时间:2021年3月25日
- 在产车型:7款
- 排量(L):1.5
- 油耗(L):0.9~1.5(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