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0日报道 虽然8月份就有消息透露,王凯已加盟理想汽车。
但直到几天前,理想汽车才正式对外官宣王凯出任公司CTO。他也成为理想汽车过去三年来招募的职级最高的管理人员。
加盟理想汽车前,王凯曾在伟世通工作8年,最高担任过全球首席架构师及自动驾驶总监,负责伟世通软硬件产品路线的规划和落地。
更早之前,他还在诺基亚工作过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讲,从芯片业、手机业、汽车业,甚至到大工业都做过。
2019年起,王凯还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为何要加入理想汽车,需要从他的荷叶理论谈起。
在接受网易汽车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王凯表示,继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后,我们即将进入第三代互联网时代。
如同他说的荷叶理论,一张荷叶上有很多筋络,每个筋络都代表一个专项的基础学科,当资本向单个脉络上投资时就会形成对等大小的露珠,随着每个领域的向前推进,最终会通过产业把这些基础技术进行融合,露珠也会越攒越多,足够大了露珠就会掉落下来,产业也就形成了。
而王凯判断第三代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入口一定会出现在汽车行业。
实际上,以王凯的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找一家汽车类的跨国企业并非难事,又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加盟理想汽车呢?
简单的说,是对李想本人和理想汽车未来前景的认可。
“我来之前跟李想有过交流,在智能汽车这件事和价值观上我非常认同理想汽车的企业文化。理想汽车有个鲜明的特色,它是一家非常踏踏实实做事的公司,李想本人一直在说,先把车做出来,卖出去后再讲其他的。我非常认可他的的理念,我也觉得理想汽车所在的市场非常有前途,所以我选择了理想汽车。”王凯如是说。
打造成数据驱动型的科技企业
按照分工,王凯将负责理想汽车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和量产,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平台化开发和Li OS实时操作系统等。
王凯将理想汽车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0到1,1到10及10到100。
王凯认为,0到1的阶段要完成落地的数据闭环,1到10做飞轮迭代的方法论,10到100需要极致的效率驱动。
他表示,理想已经走过了0-1落地阶段,接下来他的工作是要给理想安上飞轮,把理想打造成数据驱动型的科技企业,这关乎到理想的未来。
“今后哪个公司在智能领域飞轮迭代的更快,把数据驱动做到极致,把科技融合做到极致,那他一定是头部玩家” 。
交谈中王凯反复提及到”数据驱动”这个词,数据的背后是要把智能汽车和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涉及到自动驾驶的全新架构和系统要自研。
对理想汽车而言,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和实时操作系统Li OS就是重中之重。
当前,所有车企心里都清楚,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将从分布式进化为集中式。
传统车企分布式电气系统虽然可以按照功能性划分为几个大的域,但碍于ECU数量繁多,并使用了大量由不同 Tier1提供的嵌入式OS和应用程序,每个控制器的软硬件耦合同步成本非常高。
以今天智能手机的视角来看,传统车辆的电气系统就跟非触屏功能一样,用起来既费时又不讨巧。
面对这个传统车企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更有科技属性的特斯拉开启了电子电气架构变革,特斯拉在Model3上将过往数量繁多的ECU垂直集合,用中央计算模块整合驾驶辅助和娱乐系统两大域,用左右两个车身控制模块负责车身、底盘和部分动力系统的功能。从而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分离,为OTA升级提供了基础。
特斯拉成功后,这种电子电气架构的革新开始被更多的车企所接受。
实际上,理想ONE车型上已经实现了部分区域控制,理想的下一代车型会在这个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融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王凯表示还将与核心供应商建立一个特长生朋友圈,实现共赢。
“整个行业在发生巨变,当前的汽车产业已经不是树型结构,而是更加平等的圆桌结构,理想要做的事就是要拉特长生朋友圈,比如英伟达、德赛西威等等。特长生之间是促进关系,我们最懂客户需求,供应商在部分领域技术扎的更深,特长生间的交流是双赢的过程。”
下周理想将会和英伟达、德赛西威正式签约,未来理想的车型或将换装英伟达的辅助驾驶芯片,并与德赛西威合作开发辅助驾驶软件。
当然,更多消息有待进一步披露。
实时操作系统将从Kernel内核做起
除了电子电气架构硬件变革外,基于自动驾驶的操作系统(主要是实时操作系统)同样颇具意义。
此前,李想曾表示,实时操作系统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没什么可商量的。
按照规划,理想汽车下一代车上就会用到自己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名字都想好了叫Li OS。
从车辆功能权限的优先级来说,自动驾驶及整车控制最高,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及时响应性,需要利用实时操作系统来管理。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实时操作系统,非常重视时效和最高优先级,也就是严格按照优先级来分配CPU时间,如果有一个任务需要执行,实时操作系统会“立刻马上”(最短时间内)执行该任务。
而车辆其他的信息娱乐则可以使用通用操作系统(OS)。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实时操作系统强调可预测的响应时间,通用操作系统强调最短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计算。
王凯表示,理想自研的实时操作系统将从最核心的Kernel内核做起,包括文件调度系统、IO控制、中段处理和Boot。
应用和驱动程序可以交由第三方合作,但Kernel的研发必须由自己主导。
“我们当然希望什么都自己做,但现实是,需要先从Kernel做起,外延部分(应用和驱动程序)完全可以外包,因为那个对车企而言不是揪住命门的东西,所以可以和战略供应商来做。”
此前,理想汽车还拿到了全国乙级地图测绘资质,也为理想汽车布局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支撑。
按照此前的规划,理想的自动驾驶研发时间表包括,2021-2022年,实现L3级别的导航自动驾驶(NOA)。2023年,推出全新车型 X01,标配支持 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系统。2024年,L4级自动驾驶能力可通过OTA方式量产上车。
短期内不会自研芯片
谈及未来是否自研芯片时王凯表示,现阶段不会自研芯片,自研芯片先决条件是要把软件吃透,如果市面上找不到任何硬件满足的需求时才会自研,特斯拉就是这样的例子。理想目前还在起步阶段,需要先踏踏实实把软件做好。
“软件吃透后也许可以考虑自己做,不过那个时候,也需要重新判断,毕竟芯片业有自己的周期,也在不断进步。那个时候如果拼研发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拼不过特长生供应商,干吗还要自己做呢?还不如轻资产运作呢。”
美股上市获得了更多现金储备,理想ONE今年累计销售14892辆并持续向好,首位CTO入伙并招兵买马扩充自动驾驶团队,此时的理想汽车正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狂奔。资本、技术、人才都在聚合成更大的露珠,对王凯而言,他已经站上了智能汽车这片最好的荷叶,接来下就看他如何展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