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汽车巨头是否有能力收购美国汽车三巨头?让我们先从他们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入手。其中上海汽车、东风汽车(不包含合资企业)、长安汽车财务状况为2008年三季度末数据,一汽集团财务状况数据为2007年年报数据……
    就国内主要车企的经营状况看,他们远没富足到能够吞并国际一线厂商的地步。如何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维持自身发展,才是国内车企当前的主要问题。

一汽集团 同期毛利率下降4.82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一汽轿车产销量增速虽然很快,但同期毛利率下降4.82个百分点。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的各项应收同比增长81.15%,各项费用支出同比增长56.73%,而各项应付同比增长21.05%,低于应收增幅。
    以经济型轿车作为主导产品的一汽夏利,今年前三季度企业主营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其中第三季度下降更是高达20%以上。盈利方面,企业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前三季度出现了高达7.15亿元的巨额亏损,依靠来自持股30%的一汽丰田的巨额投资收益,企业EPS(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0%。
    今年前三季度一汽夏利的各项应收款项同比仅微增8.23%,存货则下降8.25%,而同期各项应付款项同比增长35.31%。
东风汽车 整体经营面临压力在增大
    东风汽车主营轻型汽车、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铸件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2008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达126.81亿元,同比增长26.86%,分季节看基本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
    相关财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东风汽车产销平稳增长,但是同期各项费用支出同比增长21.55%,为10.88亿元;各项应收增长38.37%,达39.35亿元;存货同比增长37.45%,达27亿元。再结合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经营性现金流等营运指标可以看出,东风汽车整体经营所面临的压力在增大。
 
长安汽车 产销增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08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的产销增幅分别为11.85%和10.99%,低于行业12.35%和11.94%的平均水平。由数据看出,长安汽车第二季度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从目前的情况看,第四季度的经营恐难有明显改观。    
 
上海汽车 前三季度净利润22.26亿
    上海汽车,其主营收入来源主要是上海大众及上海通用。上海大众11月销量为36177辆,环比下降 5%同比下降 8%。 上海通用11月销量为29469辆,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35%。
    上海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大幅降低77.65%,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26亿元,同比降低42.67%。在轿车行业3季度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主要盈利主体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第3季度销量同比分别出现16%和13%的下滑,3季度来自联营和合营公司的收益仅为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亿元下降40%。市场低迷导致本期证券市场收益同比减少超过3亿元。
   
 
 
    车企之间的收购由来已久,且国内外均有先例。但是就现阶段来看,能够收购到的车企本身已经岌岌可危,内部更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收购后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同时,收购后的新车企需要一个繁荣市场的支撑,但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没有了发展的土壤,收购所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上汽/双龙并购之路一波三折
  2005年双龙社长被免:三名来自上汽集团的代表以及三名韩方代表组成的双龙汽车公司董事会认为,双龙汽车上半年业绩不佳是苏镇琯被免职的直接原因。得知这一消息后,双龙汽车公司的员工纷纷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苏镇琯”。事实上,自从今年遭遇“双龙员工罢工事件”之后,上汽集团对双龙的整合已尤为谨慎。但这仍无法阻止双龙汽车业绩不断下滑的状况。

  2006年双龙总罢工:2006年8月9日,双龙汽车工会与韩金属产业工会联盟共同举行了记者会,称上汽应撤回与双龙汽车签署的技术转让合同,停止结构调整,增加国内投资。随后,双龙工会总罢工从2006年8月11日开始,至今持续了20天,20天里双龙汽车已减产1.6万辆左右,损失约为3700亿韩元(约合30亿人民币)。从9月1日起,5000双龙工人重返工作岗位。

  2008年双龙要求上汽向其紧急注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前段时间声称,要求母公司即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入紧急资金,帮助其摆脱当前现金匮乏的困境。韩国双龙方面称,该紧急资金将用于开发新车,而非用作营运资金。但上汽相关负责人于12月3日向媒体表示,上汽会不断加大协同效应来继续双龙的发展,而不是直接注资。

上汽、南汽与MG罗孚的纠葛
  上汽购并案遭遇罗孚倒闭:2005年4月7日路透社报道:罗孚这家百年老企业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它需要1亿英镑来维持其英国工厂开业和将自己卖给上汽集团。上汽担心罗孚财务状况继续恶化,称收购谈判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它必须先获得英国政府已承诺的一亿英镑过渡贷款;而英国政府则担心罗孚可能破产,称政府是否贷款的前提条件是上汽和罗孚有达成收购交易的可能性。因此双方互为因果的声明使得罗孚与上汽之间的谈判可能处于僵持。

  福特半路杀出 上汽购买罗孚计划却成空:2000年,福特汽车公司向宝马汽车公司购买Land Rover时,曾要求同时购买Rover商标,但是宝马公司无意出售。因此双方达成协议,未来宝马公司如果有意出售Rover商标,福特可以优先购买。2006年,宝马通知福特将出售Rover商标,福特汽车有权在协议规定的90天内行使优先购买权。由于福特汽车公司都认为拥有Rover商标对Land Rover至关重要,因此,福特行使对Rover商标的优先购买权。此后,上汽似乎早有预案,仅仅一个月后,仍然号称“英伦血统”的荣威品牌诞生。

  南汽与MG罗孚荷兰子公司的破产清算争议:2006年底,南汽与MG罗孚荷兰子公司的破产清算人出现争议,这位清算人表示,该公司仍拥有在欧洲大陆的数个MG商标所有权,而南汽若要想在这些地方销售MG品牌轿车,必须再次拿出巨资购买这些所有权。

金融风暴中塔塔能否下好“虎豹”这盘棋?
    因旗下汽车公司收购英国汽车品牌捷豹(Jaguar)和陆虎(Land Rover),塔塔集团被迫进行大力干预,发行了一批权证。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项刚刚结束的交易意味着塔塔汽车必须陆续投入源源不断的资金维系项目开支,本来就无法一下子拿出大笔资金的塔塔汽车在大笔借贷的同时必须节衣缩食,而不期而至的全球金融风暴更加使得近期在本土乘用车市场上业绩不佳的塔塔汽车捉襟见肘。
    金融危机下,塔塔汽车本来就紧张的资金链能否维系虎豹项目开支之需?向来以低端汽车而不为人所知的塔塔公司制造的捷豹路虎能否得到消费者认知?在英伦进行的任何消减开支的活动是否会得到当地工会及政府的支持?这一切都需要塔塔汽车用实际行动来做出响亮的回答。
 
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婚变”带来的启示
    由于文化差异和管理风格的截然不同,戴—克重组后,原克莱斯勒的高管们一个个黯然离去,两家公司之间的融合从并购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按照业界惯例,企业并购后要实现1+1>2,关键是实施平台共享,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双方高昂的研发成本,提高规模效益。
    然而,在高贵的戴姆勒—奔驰看来,克莱斯勒的产品简直就是“下里巴人”,除了在克莱斯勒旗舰产品300C上借鉴了奔驰E级轿车的底盘、悬架等技术外,双方在技术、产品平台、零部件等方面几乎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更不用说市场与品牌了。在庞大的戴—克帝国下,除了资金和高管的交流外,人们看不到两大业务单元的互补效应。
    美国汽车市场的大环境也对克莱斯勒重振昔日雄风越来越不利。由于汽油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环保意识持续增强,美国人越来越青睐节能省油的日本和韩国汽车,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市场份额日渐萎缩,沉重的退休金和医疗费用包袱,更是让通用、福特先后陷入亏损泥潭。克莱斯勒也不能独善其身,短暂的赢利之后,2006年克莱斯勒的亏损额高达15亿美元,难以摆脱被卖掉的命运。
 
  总之,所有车企的并购之路都不是一番风顺的。但其中摩擦的严重程度、磨合期的长久却各有不同,这些因素结合并购后的两个品牌能够良好的发展,就形成了衡量一桩并购买卖是否成功的标准。就目前来看,由于不同国家质检的法律、文化、经济差异,以及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发展策略,权重等等,都会成为并购后的不和谐因素。更重要的是,并购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土壤。没有了繁荣的经济,并购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在没有繁荣市场支撑的情况下,收购风险极大。首先是资金链问题。如果不能保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那么企业必将出现大问题。而资金链的终端:市场表现却并不足以维持新收购产业。
    此外,由于不同国家法律不同,劳资纠纷以及与当地工会的纠纷必将产生,而处理这些关系又需慎之又慎。如何能够在维持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就是知识产权,如果仅仅购得一个品牌,对企业是几乎毫无意义的。
 
[相关]工会势力“逼死”了通用汽车
一、资金链的问题
  就好像塔塔现在面临的情况一样,“三大”面临着每季度数以十亿计美元计的亏损,而以国内的车企目前的流动资产来看,假如没有其他财团或者银行的协助,过不了两个季度就要亏光老本了。而假如在收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被收购方倒掉了,就会陷入如同当初上汽收购罗孚时一样的麻烦。
二、工会的麻烦
  通用走到今天这一步,原因既不是产品失败,也不是管理不善,而仅仅是因为僵硬而昂贵的雇佣协议,迫使它以有限的资产对在职和退休员工及其家属背负了近乎无限的责任包袱,而国内企业接手的话,这个大包袱恐怕也难以甩掉,而到时候国内的工人看到同一集团在美国的同行的待遇估计也会引发严重的心理不平衡。
三、产品的知识产权
  还是以通用为例,旗下的车型平台实现了高度的互通,假如不能整个吃进去的话,你就只能吃的下一个在要么国内市场曲高和寡的品牌:萨博,要么就只能买进没多少人听说过的Pontiac、Saturn之类,而中国人熟知的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是通用绝对不会卖的,而单纯买一个品牌的话,难保不会像之前南汽购买MG商标或者像上汽购买罗孚一样节外生枝,最极端的状况是,通用在售出前宣布结束这个品牌,结果就是买回了一个没人要的logo,而那些平台技术还是牢牢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你要使用这个品牌生产原有车型的话,还要花一笔大价钱去取得授权,而通用很可能不会在这些车应该换代的时候把你捎上。即使能把知识产权买下来,则又可以参考双龙的例子,工会工人又有可能搞出大罢工这样令人头痛的事情。
 
 
 
系列1:美国汽车三巨头不会轻言破产
系列2:抄底?不是想抄就能抄的
系列3:收购“屏息” 中国车企不言抄底要抢人
系列4:中国百万车主不会因此成为“孤儿
系列5:专家剖析美国三大陷窘境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专题制作:cianeo   
意见反馈 版面功能介绍 历史回顾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