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在国内如日中天,即便是车市低迷,仍旧出现一车难求的局面。然而,德国制造并非生来就与品质、科技、耐用等褒义词联系在一起,而是一个代表着"价廉质次"伪劣品的屈辱标签。其从劣到强的奇迹历程,正是现在的中国制造,尤其是自主品牌车企可以借鉴的经典教材。

高品质高价格 德国制造坐收溢价红利
Observation

◎德系车比同档次车型高出1-2万

家住长沙的欧阳小姐正在为买一辆大众热门SUV而烦恼,为了省下4S店"建议"的1.5万元精品装饰,所有汽车行业内能问的人都问了,甚至做好了打算去广州、武汉提车,一圈下来,还是没有办法绕开。"其他竞品优惠挺大,换车吧"所有身边的人几乎都这么建议,她家人同时看中的还有福特翼虎,却因她坚持选择德系车,而被否决掉了。

即便大众这样的大众汽车品牌,也在从"德系制造"的硬招牌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溢价红利,更遑论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汽车品牌。现在的德系车在中国俨然成了高技术的代表,成为汽车制造业的高地,享有最高的品牌溢价,售价比同档次的其他车型几乎要高出1万-2万元,但仍然供不应求。 [详细]

◎从劣到强 中国制造可借鉴德国制造

如果说德国制造等于"双高"——高使用价值和高技术含量,相比之下,中国制造简直就是其反义词,至今难以脱离山寨和劣质的阴影,汽车界的王牌栏目《TOP GEAR》还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中国冷嘲热讽山寨星巴克、爱玛尼、iPAD和各种山寨车型。即便自主品牌造车工艺、安全设计已经有所进步,这种进步也被" Made in China"的刻板印象面前根本无法引发关注。[详细]

的确,德国人对"德国制造"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对德国产品的高品质充满了自信。可是谁能想到,一百多年前,"德国制造"曾是假冒伪劣的标志,是刻在德国人额头上的耻辱印记呢?在自主品牌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德国制造从"无耻至极"到"极致荣耀"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德国制造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并非没有可比之处,两者曾经如此相似,如今也在竞争中共处。
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
代表假冒伪劣 "德国制造"曾是耻辱的印记
Observation

◎剽窃成风 英国人痛骂德国"无耻之尤"

十八世纪,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科技的排头兵。而与此同时,德国却还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其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与英国相比,相差至少半个世纪。德国人为了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积极向英国学习。但德国人采取的"学习方式",却让英国人恼怒不已,甚至痛骂德国人是"无耻之尤",并采取立法措施,对德国人的"学习"予以痛击。[详细]

◎德国通过各种手段仿冒伪劣

原来,德国人的"学习方式"就是剽窃技术、假冒仿造。十九世纪上半页,德国企业一方面派出工业间谍,通过各种手段窃取英国的核心技术,一方面派出学徒员工,到英伦半岛进行所谓的"旅游学习",然后顺手牵羊,把英国的好产品带回德国,进行假冒仿造。德国人把从英国"偷"来的样品,仿制生产,然后,又当作廉价处理商品,倾销到英国本土及殖民地。在当时,德国产品就是"价廉货次"代名词。[详细]

◎"德国制造"印章带有侮辱性质

德国产品以其低廉的价格大行其道,让英国人感到威胁。后来居然盗用英国的品牌,假冒伪劣,让英国人忍无可忍。他们一边痛斥德国人的无耻行径和卑劣手段,一边发起抵制德国货运动。1887年,英国国会通过《商品法》,勒令所有进入英国和其殖民地的产品一律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印章。英国人认为,"德国制造"就是假冒伪劣、价廉货次;"德国制造"就是刻在德国人额头上的耻辱印记。[详细]

德国制造
 100多年前,"德国制造"曾是英国人为了区别外来产品而为德国人烙上的标签,一战之后更是成了耻辱的标志。
制度:强烈反省 德国用铁律来保证质量
Observation

◎德国设计师写信痛陈产品弊端

德意志民族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英国人的抵制和立法以及"德国制造"的耻辱印记,让德国人开始彻底自我反省。早在1873年,一位德国设计师在参加了维也纳世博会后写了一封公开信,痛陈德国产品弊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德国开始着手制定质量标准。

◎每年制定1500个标准 累计超2.5万

1918年三月,德国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发布了第一个德国工业标准"锥形销"。至今为止,德国人发布了2.5万个标准,称为"DIN标准"。每年大约制定1500个标准,这些标准成了德国产品的品质保证。DIN制定的标准几乎涉及到建筑工程,采矿、卫生、消防、运输等各个领域。其中80%以上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详细]

◎一经认证 安全问题由消费者举证

德国建立了一整套独特的"法律—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细化为数万条行业标准,然后由质量认证机构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规格、成品质量等进行逐一审核,企业最终只需要拿到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这样既保证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又便于企业向消费者证明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取得认证后,如果产品安全性一旦出现问题,问题的举证方就是消费者或使用厂商,而不再是生产厂商。[详细]

◎召回制度完善 车企积极主动

拿与汽车紧密相关的召回来说,德国有一整套完善的出口质量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程序,即使在发现质量问题后,企业也会主动解决。最近几年来,德国大众、宝马和奔驰等曾经大量召回故障车辆,奔驰还出现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130万辆故障车召回的事件。这些频频发现的故障虽然引起部分消费者的不满,但由于处理及时并没有对德国汽车质量良好的声誉造成太多负面影响。德国汽车行业的出口也连年创出新高。[详细]

德国制造
在慕尼黑机场里,几乎每个返程的中国游客都提着一套"双立人"牌锅具。这种锅具的价格是中国生产锅具的几十倍。
德国政府和协会对汽车产品质量的监督
机构 主要职责 成果
德国汽车制造业协会 与主要生产商和供应商发展出汽车标准VDA,于1991年发布。VDA 6.1已经出版发行到第四版(1999年1月1日),并于1999年4月1日起强制适用。 VDA 6.1的标准直接影响德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商与供应商,包括大众汽车、奥迪、奔驰、Porsche, Adam Opel和Ford-Were. 大众汽车集团(包括大众、奥迪、Seat和Skoda)规定它的所有产品和零配件供应商必须通过VDA认证注册。
联邦交通运输部 起草德国有关法律法规;主要负责协调各州在汽车认证方面与联邦的关系,对主管汽车认证的专门机构联邦交通管理局进行监督管理;对一些具体负责汽车认证工作的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协调 法规主要有德国国家道路运输型式认证法规(STVZO)及德国联邦议会或州议会制定的法规。 汽车认证工作建立在完备的法律法规基础上,依法进行;中介机构在收费及具体认证工作中能够依法运作,注重信用、规范发展。
交通运输主管局(KBA) 在认证程序上主要经过以下步骤:(1)厂商根据法规提出申请;(2)技术服务机构作出评估;(3)对厂商的申请与技术服务机构评估进行评审;(4)发型式评估认证书。 德国KBA每年处理新车认证及老车新改进认证达14000多个,是欧洲车型认证最多的国家。
文化:严谨造就品质 德国把金属敲打成科技奇迹
Observation

◎德国人以遵守、服从制度为荣

处于欧洲中部的德国,长期以后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长期忧患意识的影响下,德国人形成了善于思考、踏实的严谨作风。这貌似拘泥刻板的作风,恰恰是德国经济能一枝独秀的坚强基石。在德国,人们以服从命令、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曾经有一个笑话,说半夜12点,看见红灯还停车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详细]

◎精美、可靠、耐用是造车理念的核心词

面对一个坏了的汽车部件,德国人会问:它为什么坏了?使用10年后,面对一个没坏的部件,日本人会问:它为什么没坏?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是德国公司成为全球化首要受益者的主要原因。精美、可靠、耐用是德系豪车的核心关键词,也代表了德国人的风格。他们造车的理念就是追求领先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高成本的制造工艺,以及对材料的精心选择,挑战极限——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这就是为什么德系车在世界影响力巨大的原因。[详细]

◎照章办事 并没有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

照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并没有阻碍德国经济发展。汽车及配套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业是德国的四大支柱工业产业,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技术门槛高。在"德国制造"旗舰下的众多品牌都属于这些领域:大众、奔驰、宝马、保时捷、西门子、博世、拜耳、巴斯夫……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一份报告显示,在各自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超过2300家,其中1300家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上。

铃木仅靠小型车运转很难
在欧洲有一个笑话:德国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生产制造机器,法国人生下来以后就是为了爱情,意大利人生下来以后,就是为了唱歌剧,中国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第二代。
创新:投入巨大 德国企业对科技和创新有着极大热情
Observation

◎创始人们大多从发明家起家

德国学者冉珊鹤的一项研究认为:美国代表的是一种寻求短期利润和个人财富的商人文化;而德国则代表了一种努力创造持久永恒产品的手工业文化。德国商业的手工业文化发源于德国企业的创始人们。如同西门子的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德国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是科学家或发明家出身,他们对于科学和创新有极大的热情。"从一开始,他们追求的就是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不仅仅是财富。"施万克说。[详细]

◎德国总科研经费90%都在企业

德国的弗朗霍夫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令德国企业有着令人惊讶的新产品速率。德国机械制造商在过去3年时间内,三分之一的盈利都来自于新产品。根据博思公司(booz & co.)的一份研究报告,尽管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企业在2008年把它们的研发支出超平均水平地提高了9%(全球5.7%)。德国由此捍卫了其作为欧洲领先的研究区位的地位。[详细]

◎"技术过剩"争辩成大众的活广告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由奔驰研发并制造,使得汽车工业的历史和德国工业制造一样悠长。从那时起,德系车就与工程师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今,大众的掌门人皮耶西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血液里留着汽油"的狂人。在技术上不计投入、大胆创新必然导致价格相对偏高,这种做法甚至在国内引发了一场"技术过剩"的讨论,现在看来实际为大众做了最好的广告。[详细]

德国制造
1885年10月,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她的妻子贝尔塔驾驶它时走时停地开了100多公里。
职业教育:重视蓝领的培养 创造人口红利优势
Observation

◎技术人才在德国人口中占较高比例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是一个原料缺乏的工业国家,仅拥有不到1亿的人口,却能够长期踞守世界出口大国的地位,主要原因就在于,德国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创造了质量型的人口红利优势。依靠独特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培养了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这些技术人才在德国人口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详细]

◎社会形成共识 80%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

 德国社会普遍认为,人才的定义范围并非局限于前沿行业或学科的领军人物,更包括在普通行业中发挥专长的个人。这种广义的人才观和平等尊重的社会共识,使得德国有大量年轻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成长为优秀的产业工人。在德国,大学毕业生仅占同龄人的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因为训练完整、实际、专业,德国蓝领工人平均每小时的薪资也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详细]

◎中国成本优势减弱 亟待从人才方面提升

与德国一样,中国也是追赶型的后起国家,也是出口大国。随着劳动力成本进入补涨阶段,中国制造业的传统生产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借鉴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与职业教育体系,将有助于中国再造质量型的人口红利优势,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蜕变。[详细]

德国制造
在德国,不管你将来是卖花、卖肉,还是烤面包、酿酒,一定要经过几年的严格职业培训并通过考试。

 

中国最大的制鞋企业之一——奥康曾经尝试在世界制鞋王国意大利首都罗马找了个最好的地段开专卖店,但是很多人一看到是来自中国的鞋,不管质量如何都显得有些轻慢。他不禁感叹:"最大的品牌是祖国啊!"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企业并非一个人在战斗,也不能仅仅靠一个人战斗,需要举国家之力、社会之力、文化之力。

往期专题回顾
Observation
德国制造崛起启示录
德国制造崛起启示录
宝马中国"史帮主"提前隐退
宝马中国"史帮主"提前隐退
欧洲车市跌幅创19之最
欧洲车市跌幅创19之最
国内车企被逼“抱团”
国内车企被逼“抱团”
谁能拯救“病人”铃木
谁能拯救“病人”铃木
德国制造 编辑:许敏慧;2012-12-21 分享到:
| 汽车首页 | 回到顶部  
意见反馈 版面功能介绍 历史回顾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